初四见

· 2655字 · 6分钟 · 黄国政

我随饭团参加了她和小婷联合发起的湛江青年见面会。在我看来,见面会的目的很简单,一是相互认识,二是尽量探索合作的可能性。如果将第一点拓展开来讲,可以理解为建立湛江在地青年的社群联结。

鸽子没有来。我还记得饭团第一次提起这件事情的那一晚,鸽子问过这次见面会最大的期待是什么,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期待和方向,大家无非只是聚在一起见个面、加个微信,之后便没了下文。

但我感觉今天的体验挺好,尽管我认为这一次见面最终还是没能碰撞出许多具体的内容,但在进行总结时,朦朦提出的“学做一只白切鸡”和“找出拆解”让我感觉有了几丝联系起来的味道。

包括我,今天过来参加聚会的人员有15位。我没能记住所有人,除去认识的饭团、小庄、巴斯、小婷和朦朦,我只记住了做职校生研究的宋老师、拍纪录片的陈真、经营生态农场的子杰、做幼儿教育的梅子、做广州湾口述历史研究的吴子祺、当律师但是喜欢考据历史的梁衡,还有在公益机构任职的Heaven。

没曾想目前在香港岭南大学任职的宋老师竟然是13年的湛江文科状元,读的还是北大社会学。听过我的自我介绍后,茶歇时间里她加了我的微信1,和我简单聊了几句。我受宠若惊,听着她说自己本科念北大社会学时,虽然表面波澜不惊,实则内心早已掀起惊涛骇浪。事后我琢磨过她为什么会加我微信——或许和我介绍自己念社会学有关?和我说到因为黑石屿认识了一群和主流价值不符的青年人,他们的世界和我从小到大所成长的世界可以说近乎迥异,看起来他们的工作并不稳定,也不体面,活得并不“正确”,却在保证温饱的前提下远远比那些活得“正确”的人们活得更“丰富”有关?毕竟宋老师目前的研究兴趣正在于以返乡进行实践的青年为对象,探索传统教育与就业体系竞争之外的更多可能性。

当然,也可能是我想得太多,给自己加戏,宋老师不过是觉得可以一起聊聊,才加了我的微信。

我给过自己期待,希望能听明白大家做的事情,并从中找到与黑石屿联系在一起的可能,但最后效果差强人意,我没能从其他人的讲述中产生具体的了解。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如同没经过习题练习,第一次听讲微积分的感受一样,话语经过了双耳与大脑,但只能留下模糊和不完整的痕迹。

不过,我更深刻的体会还是比较个人式的。我无法忘记宋老师清晰的逻辑分析、凝练的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她有一股特殊的气质,散发着一种内敛和沉稳的魅力。这让我突然觉得自己过去的口头表达是多么幼稚,每每在她面前发言过后,再听她表达时,我便觉得自己逻辑混乱,说出来的句子虽然完整,但实际上文意已经混乱不堪——我好似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我必须承认,我羡慕她,也一度被她吸引,这是一种纯粹的想要傍近的情感。

分组讨论时,我们围绕职校生继续讨论。和在丰年庆的“看见职校生”剧场上那样,我将自己关于普高生和职校生境况的迷思再次表达出来,即在“看见职校生”的语境里,职校生们由于缺乏学历而在就业市场遭遇重重困难;而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一本学生,当下,自身在普通高等院校中看到的语境却是学历贬值,连985和211的学历也只能勉强提供一分走过高考独木桥后本应有的最低安全感2。在我身边不少长辈和朋友看来,一份过硬的技能往往比一份学历更有竞争力,因此我姑姑并不会因为两个孩子成绩糟糕而焦头烂额,反而大方将其送进职校,并要求他们学习技能时必须认真专注。那么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一面是职校生由于学历而在就业市场举步维艰,一面则是普高生在学历贬值的今天迎来低迷的青年就业率3。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具体情况可以展开和分开讨论,例如许多普高生只是眼高手低,本身还是可以从事许多收入不高,但职校生无法从事的工作;职校生在技能培训过程中实际面临着大量问题,例如职校教授的技能知识和社会与市场的需求脱节,职校对职校生的就业成长并没有高度负责,甚至缺乏最基本的保障,还不如普通高等院校。宋老师提到她做田野的江苏,就有一车职校生被迷迷糊糊地拉到生产流水线。宋老师认为,关于我的迷思,更应该关注的因素是国家宏观经济状况,当下大量学生选择考研考公,其实反映了市场经济能力的不足,无法提供足够的岗位和需求,我们应当考虑的不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找到一份工作——这样是一种被动式的等待,等待有一份工作去做,而是如何创造一份工作——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这便回到了她当下的研究兴趣,是否有更多像饭团和小婷这样的青年,在主流的竞争体系之外探索出在地的实践方式?

目前没有答案,看起来宋老师只是表述了她的兴趣,至于下一步,还不知道该怎么样。除了这一点外,宋老师还提到,基于职业教育的研究,她认为陪伴是核心。在职校生的成长过程中,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但当下无论是什么都充满指标和快速见成效的要求,上层大多数时候只愿意为能速成成果的事件投入资源。尽管如此,她认为还是要为“能产生影响便好”给出更多信心,像我提到饭团对佟萍的影响,对黑石屿儿童社的孩子们的影响……

我能听出得来,宋老师也想要实际地做一些事情,而非仅仅写文章。在一位大学教师的口中听到写文章往往是“空谈”、是“空中楼阁”对我来说并不多见,但宋老师也并非认为写文章没有作用,如同她进行表述时逻辑的清晰和严谨,她也清楚地表示写文章可以提供思考,为行动提供方向,而她在好奇与探索写作与实际行动之间互动的过程。

草草写下这些内容,落笔之后也才发现自己今天最关注的还是宋老师。我感觉自己与她的连接更多,当然,我也深深被她吸引,发现自己要学的、要锤炼的实在还有很多……我不知道要怎么具体展开行动去学习,像宋老师那样清晰的逻辑、凝练的表达和总结,以及有力的思考,让人觉得内敛而又知性,富有魅力。但我清楚,我需要养成记录与写作的习惯,这是一个发现自己弱点过程的方式,也是锻炼自己意志、逻辑和思考的过程。

我希望,在记录逐渐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习惯时,我能越发熟练和自如地思考与表达,当心中产生了想法和情绪时,能酣畅淋漓地倾泻出来。


  1. 插播一句,宋老师当时和我说加个微信,让我给二维码给她扫,并给我递了自己的名片。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以前在知乎上看关于人情世故的说法时,里面提到面对面和陌生人加微信时,自己应该主动去扫对方的二维码。 ↩︎

  2. 此处的安全感与一劳永逸毫无关系,它只涉及一个人最基本的社会安全感。 ↩︎

  3. 国家往往不会公布此类数据。这让我想起在搜狐新闻上看到的九宫格图,彼时网友的评论是“搜狐太大胆了”。本来想着贴上一张失业率的图片,想想还是全部附上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