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静静这件事

· 2863字 · 6分钟 · 黄国政

今天突然想起关于「静静」这件事。

在我的生活世界里,在记忆的海洋中,「静静」是我一直追求的幸福状态,也是一位好像很熟悉又很陌生的网友。既然不知为何想起,虽然就像碎片一样,也像……蒙太奇一样(?),索性任由思绪漫过记忆的沙面,留下浅浅的、潮湿的文字记忆吧。

几天前,我在袁凡的博客里看到她提及了益辉的《如何想静静》,看完以后颇有感触。

「静静需要五感皆空,而你回想一下,你上一次没看、没听、没吃、没闻、没触碰任何东西是在什么时候?恐怕五感已经尽被外物锁死,人已经没有了真正的无聊时间,所有时刻都被无孔不入的信息占满;上茅房时是几乎一定在看手机,开车时一定同时放着音乐或其它音频节目。」1

我想起B站有一位up主,叫王村村。他会做许多看起来很无聊、很无用的事情,看起来好像总是不大开心……或许也不是不开心,而是把真实的生活「穿」在了身上吧,而我们大多数人平时由于害怕无聊,反而不断追猎各种色彩、声音,用它们粉饰我们不愿敞开感受生活的内心。

结果是最后被外界的事物围猎了,我们被填充得满满的,但是我们又什么也没有。

想到这一点,益辉说的「人已经没有了真正的无聊时间」戳中了我。

我想我也是被「填满」的人,几乎无时无刻戴着耳机,洗澡时不是播放音乐,就是放着视频,一边洗一边听,更不用说平时浏览微信,似乎也如同设置好的程序机器人般机械地在聊天界面和发现页间来回划动,点开、退出、点开、退出……

但是我好久都没有开心过了。

也很久没有感受过「静静」的感觉。

我认为,开心是一种心灵的愉悦,而愉悦≠欢乐。我也相信,毛姆说的「阅读带来的是心灵的愉悦」里,「愉悦」是一种和静静有关的感受,借用林清玄的话,或许可以称为「安顿」。

古人有智慧,早有言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在我看来,开心和难过都不是幸福,就像一个平衡点的上下,难过要恢复,开心了也总会「掉落」回来。幸福应当是一种宁静,一种安顿,可以专注,可以处变不惊,感受生活的质感吧。

如此,每每看到村村的简介,都有一点难以言喻的感觉:

「我是村村,希望你开心」。

他在一席上跟大家分享了如何「成为一个无聊的人」,比如凌晨打电话找朋友,拿着麻绳和木板到街上做个简易秋千,尽享浪漫主义无聊,或者是给手机贴两百张膜,又或者是细数一碗米的米粒数量……

虽然我不大能非常共鸣这些做法,正如它们本身体现的「无聊」。不过,它们又好像已经等了我很久,是一场由于阔别已久而显得浪漫的等待。

今天复习的时候就觉得有点浮躁,好像做什么也静不下来。可能是因为要背诵一大段社会工作的考试内容让我完全提不起兴趣,我也找不到这件事的意义。

无聊本身不会侵蚀心灵,污名化无聊、拒绝无聊、刻意与无聊保持对立,或许才是我们给自己的伤害吧。

我又想起在《美丽新世界》里的「索玛」(soma),一种神奇的药物,只要吃下去,就会消除所有的疲劳、无聊、悲伤等等感受,并会获得巨大的快乐,但是没有任何副作用。

脑子的想法很是散乱,进而又想到在「澎湃思想市场」里看到的一篇关于韩炳哲著作的讨论

摘录几段留在记忆里的话。

阳少:《妥协社会》的副标题——今日之痛道出了这本书的核心论述对象:痛苦。韩炳哲开篇就说:「如今,随处可见一种对痛苦的恐惧……我们生活在一个试图消除一切否定性的社会。」

爱是痛苦的,所以人们拒绝去爱;生病是痛苦的,所以大家宁愿丧失自由也要避免生病;直面问题是痛苦的,所以大家只能搁置争议,达成虚假的共识,于是不再有革命,只有抑郁,不再对社会结构进行反思和批判,只关注内心是否自洽。点赞文化、积极心理学与正念的流行,小红书与抖音等「记录美好生活」的现象级平台都与韩炳哲的论述有点关系。

胡桑:没错。除了将后工业社会命名为「绩效社会」、「新自由主义社会」,韩炳哲的另外一个贡献是把新自由主义社会里面的人的感受与感觉,尤其是生理病状进行了命名,叫作「疼痛」。《妥协社会》从德语原名来说,直译是「吃止痛药的社会」。过去的痛是种超验的疼痛,是痛苦与苦难,是人面对有限性,在人世间的迷茫和虚无引发的苦难。

但新自由主义社会悬置了超验性,所以悬置了苦难,我们只是敏感于疼痛。韩炳哲认为,我们对疼痛越敏感,其实对痛苦就越不敏感。现在的社会就是让我们逃避痛苦,变得越来越盲目。

……

郝汉:我的理解是,韩炳哲所强调的必要的疼痛与痛苦,倒不是说主张人们去吃苦,而是说在消极性与否定性中蕴含着更具成长性的力量。拿《爱欲之死》这本书来举例,新自由主义的经济跟政治文化和当下爱情观念的关系就是,我们越来越害怕在爱情里失控,所以希望用方法避免心碎,因为在新自由主义社会里,不快乐是不可接受的,而快乐又是可以掌握控制的。恋爱课或PUA的现象其实正是此种社会病理判断的验证。

而当这样的观念贯彻到爱情领域,韩炳哲就认为爱情已经死了,他认为是真正的爱欲是以消极性作为前提的,这种消极性是对自我中心的否定与抵抗,与他者合二为一,才是真正让人成长,能够得到升华的爱情,所谓「爱是在他者中走向死亡」。反之,想方设法去拿捏对方让自己快乐,避免痛苦,还是自恋,是爱自己,与真正的爱欲没有关系。

记得看过一段表达,大意是说现代人遭遇的问题不是痛苦,而是痛苦容易且总是被抹去。更准确一些,换句话来讲应该是:现代人更容易被「即时需求的满足」所填充。2从我作为大学生的角度来看,身边的朋友,包括自己都常常会感到情绪的各种起伏,有无聊,有所谓的emo,也有焦虑,还有大喜大悲。如果按照韩炳哲的观点,这些应该是所谓的「疼痛」,对「疼痛」的高度敏感和拒斥,可能会带来所谓的焦躁、烦闷和无意义?

需要感受无聊,感受无聊中滴滴答答的时间,看见自己眼前所面对的巨大的空洞,还有荒谬。这种荒谬是什么?我第一个想起的是加缪说的在某个午后奔跑,被转角处的子弹击倒在地。但其实应该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每一个境况,每一个没有明显感官刺激的境况。

生活之中哪有那么多美好?现代社交媒体上到处充斥富含美丽遐想的文字和图片,但其实把脉动的生命掏取出来献给一地鸡毛和巨大的寂静无声,是不是才能安息被现代性搅动到不堪重负的心灵?

还有一些「烦闷」、「焦躁」、「痛苦」。如果「过于在意一个人而出现的悲伤」能被马上消解,这一定是一件恐怖的事情;如果生活中、学习时不顺心如意的时刻都被平滑地抹除,这也是一种悄悄侵蚀生命的迹象。可能只有在布满砖瓦碎片的废墟里前行,我们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道路。

英戈尔德在《人类学为什么重要》里说到:

「在重重废墟中找到我们自己的路」


今晚,在走去风雨长廊的路上,我突然想起《百年孤独》里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晚年时喜欢待在自己的小工作坊里,每天都雕刻一种很小很小的小金鱼。这需要很长的时间和高度的专注与耐心。

光是这样一想,我好像感觉到了静静。


  1. 原文为“”,但博主个人偏好使用「」,因此在此做了修改。 ↩︎

  2. 这个主要针对基本生活条件较好的群体,不包括还在生存线上奋力的对象。但其实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基本改善了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