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羡慕

· 2280字 · 5分钟 · 想法

今年的中秋节似乎有点特殊,朋友圈里分外热闹,大家好像都赶回家团圆赏月吃月饼了。我结束了为期4天的“海洋命运共同体和海洋发展”高级研修班课程,但因为找不到当天回湛江的高铁票,只好从厦门坐高铁回广州。

每次买高铁票,我都会买靠窗的F座。今天的邻座竟然是一位看起来年纪和我相仿的女生,估计是回家过中秋吧。我偶尔会有些许期待,多多少少会期待高铁的邻座是一位与我年纪相仿的萍水相逢的女生,或许我们会交谈。这时候竟然想起《爱在黎明破晓前》,男主和女主在火车相遇,从男主主动打招呼开始,他们开启了十八年的缘分。当然,我和过去一样,缄默不语,甚至会不自觉地刻意保持距离。前段时间,庆鹏老师在亲密关系这堂课上讲到,过去的交通很慢,一走都是走几天,在火车上往往会有足够的时间发生一段故事。现在,现在不同啦,高铁呼呼地疾驰而去,两三个小时就能抵达目的地。人们的注意力也留给了社交媒体,或者是和过去相比,都更缺乏表达自己和主动接触他人的勇气。

回到广州以后,我和wl一起打车回学校。应该是因为我提到在朋友圈看到lh师姐保研到中央财经大学的事情,wl和我说,我们专业的bs师姐保到了北京师范大学,隔壁行政管理专业的xwr师兄保到了山东大学,zy师兄保到了暨南大学……应该还有几位,但我没有印象了。

“他们都好厉害……”wl说,语速有点慢。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但心里不再和从前一般听到这些成功实现“学业阶级流动与阶层跨越”的事迹而感到羡慕和向往——惊讶还是有的,bs师姐能保到北师大确实让人侧目。不过,此时的我心里更多的还是在思量:他们都读过了几本书呢?——这个想法自然而然地在我心底出现,像盈满的水漫了出来,悄无声息,而又顺其自然。看着wl有些失神的模样,我反而感觉内心是稳定的,和刚入学时相比完全相反。wl和我不一样,她的综合成绩已经在年级排上第一,或许一年之后她同样会保研到一所很好的985吧。他们好像都走在了一条可以预见的道路——我们专业每年都有一两位这样的同学。换做以前,我恐怕很羡慕吧,但这一次我居然没有心脏加速的感觉——我能不能也像他们一样?

第一次和兵哥吃饭的时候,兵哥便和我说,他往往不认可在学校保研的同学,因为他们将大量时间花在绩点和综测上,却没有读过几本书,缺乏专业的素养和能力。想起这些并不是为了说明前述的几位师兄师姐没读过几本书——虽然根据我的了解和推测,在我们专业和隔壁专业,保研的同学确实将大量时间花在了阅读以外的事情上,他们大多和做科研的老师关系很好,本科阶段便开始做项目、尝试发表论文——只是因为,我认为相比保研这件事,作为社会学(或有志攻读其他社会科学或人文学科)的学生,大学四年更重要的是培养阅读的习惯、锻炼写作的能力和形成批判性思维。这个道理兵哥早在大二开始便和我们讲了许多。但朋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越是简单质朴的道理、越是容易听明白的道理,它越是难以身体力行,内化于心。我甚至会想,它是否在某个人某些时刻注定出现,如同缘分?初入大一时,我很迷茫,也很“卷”,将自己投入巨大的消耗过程中,为自我损耗换来的绩点而自恋地沾沾自喜,当那几分钟的喜悦过去后,剩下的是浪潮般的孤独和惆怅。直到大二第二学期,兵哥花时间陪我们一起读书,带我们出去散步、吃饭,给我们提供了前往浙江大学和厦门学习的机会,我在读书中思考,也在行万里路中实践。这个过程没有快速的收益,也没有极具预见性的回报——无关保研,无关就业,但我感到大学是充实的,从努尔社会途径缅甸高地,经过北京浙江村,再一路走到俄勒冈州,民族志引我走入人类学的世界;在读书小组里,我感受到大家一起交换想法的真诚和互敬互爱,似乎真的看到兵哥说的“把身体和情感交还给社会”,一起通宵爬白云山、一起去北海、一起在浙江大学学习、一起到厦门找兵哥……我还学习了如何与异性朋友相处,在幼稚天真的年纪里,单恋过,顾影自怜过,伤心过,但也比过去成长了。我还会为过去的自己在博客表达过的矫情和悲伤而无颜回顾,但我知道那就是我,是我的一部分,树要掉过一部分枝,才能长出新的。袁长庚老师说的“人需要烧过一遍,甚至损耗一遍之后,才能够对自己有所确信”在此刻是如此迷人。还是因为兵哥,我与黑石屿结下了不解的缘分,认识了一群纯粹的,在我想象世界之外更纯粹、更丰富的世界里头生活的小伙伴……我有好多好多想说,它们都美好得无以伦比,一切都是从大二第二学期与兵哥读书开始,就在这个节点,我相信我的人生势必因此发生了某些变化,一篇博客远远讲不完,我想它们还会反反复复地出现在我以后的博客之中。

想到这些,我再难同入学般羡慕那些曾经被我视为标准的幻影。保到东南的wt姐,已经申请到加拿大高校的lzk,还有第一名考入央民的FJ……他们有的很会写论文,却没有多少阅读;有的也跟着兵哥读了不少书,讲得一手好故事。但于我而言,他们如何已逐渐变得不再重要,反而是我所经历过的,不管是读过的书——理论的文字书,还是走过的路——实践的生活书,他们塑造了向往思考的“我”,还有希望能将这一切记录下来的“我”。我可能已经等待这个“我”很久了,直到这一刻,我似乎才看见他摇摇晃晃的倒影,在月光之下,缓缓靠近。我想告诉未来的我,当你看到这些文字时,如果你忘记了——我假设你忘记了——这一刻的我会帮助你回忆第一次和兵哥吃饭时聊到的……你准会忘记,你们聊的话题只有一个:“阅读”。从这时候开始,你不断成为了今天的自己,而你直到这一刻也感到幸运。

嘿,你会知道吗,你似乎变得有点像兵哥了。当聊起保研的师兄师姐时,你自然地想知道他们大学真正读过了几本书,就好像第一次吃饭时,兵哥问你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