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批判性思维』,就是你在读一个文本的时候,不是仅仅追随它的词句和意义,而是要预设它的观念可能是错的,并动用你的军火库里的所有东西砸向它,看看它还能不能存活下来。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在自己大学岁月里学到的东西。而如果人人真的都能学会它的话,那就不至于像《始于极限》的图书广告里所写的那样——『读了这本书,我想没有女性不会成为女权主义者。』——而是知道,不要盲从这种已成时尚的意识形态,更不要无条件听命于这位女权主义的导师。」
—《反浪漫才是一种意识形态——驳上野千鹤子》,心的道理
最近在博客「心的道理」的阅读中颇受启发。
博主是一位在美国做交换生的浙大博士研究生,博文多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批判,读来颇为让人受用。今天以他写的《反浪漫才是一种意识形态——驳上野千鹤子》中的一段话,来开启我这篇博文的主题:对于我来说,批判性意味着什么?我应该如何在我的博客写作?
批判性也是敏锐性:社会学的想象力 #
还记得念大二的时候,有一回南京大学的翟学伟和周晓虹教授被邀请到学校为我们公管学院做分享。聊到社会学的学习时,翟教授说到的「敏锐性」给我留下了印象。相似的说法在我们专业的老师口中也常有提及。松哥说过,袁宇阳老师说过,兵哥也说过。总结下来,社会学学生应当对社会现象往往具有更强的敏锐性,如同记者一般,但又具有社会学的想象力1的优势。
过去对这所谓的「敏锐性」,我并没有很深刻的感受,但在浏览过博客「心的道理」后,发现他常常会对日常生活的话题进行有逻辑性的分析——这吸引了我。在我看来,调动专业领域或非专业领域的知识,以文字的形式组织逻辑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是一种对「敏锐性」的训练,进而达到训练批判性的目的。虽然这所谓的「知识」早期往往来自前人的总结,但当我们拿来观察身边可能早已习以为常或者陌生的社会现象时,我们也已经进入了思考和反思的尝试。
批判性也是反思性:人类学的馈赠 #
黄应贵先生在《反景入深林》中提到,人类学本身就是一门极具反思性的学科,无论是所谓「全人类文化视野」、「以特殊性挑战普遍性」、「文化差异」等等,都意在说明与「异文化」接触时,我们如何重新看待异文化与反思自我。
而在我看来,从理解异文化到理解自身,这正是一个批判的过程。
这或许是人类学的特性。我不是人类学的学生,但从接触它以来,或许它也在无声地给予我馈赠。
我的大学 #
大学应该是怎么样的?我想很多人都想象与谈论过这个话题。
我会想起黑塞在《德米安:彷徨少年时》中描写过的「光明的世界」和「黑暗的世界」——可能就许多人而言,大学都是寻找自我至为关键的一个时期。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个体都不一样,每个人的文化经验和生命体验都是多元而相异的,重要的可能是「你」对自我遭遇的选择认识和道路塑造。
世上本没有路,走得多了也就成了路。
在这个还不成熟的时期里,我看着自己写下的这些稚嫩和逻辑不够严谨的文字,相信尝试去思考便是「我的大学」。
这可能是我的遭遇以及我对它的解读,从而尝试走出的道路。
从进入自己的专业,到认识系里的老师,并因为他们而遭遇了不同的人和事,才有了今天的自己。只拣出博客而言,只因为谢颖老师讲授了R语言课程,并在课上鼓励过我,因而坚持了下来,在数据分析的摸爬滚打过程中发现了论坛「统计之都」,进而发现了一群统计大佬和记录着他们生命轨迹与思考痕迹的博客,我因此搭建了自己的第一个个人博客,进入了博客的世界。经由博客,我发现了更多人的生命世界,每个灵魂都是独特的,每篇文章都是一个世界。
它们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至少就这一刻而言,因为「心的道理」,我认为我应该多点写写有思考、有批判性的文章。必须保持阅读、思考以及写作,我才能在午间长久的睡眠以后,从恍惚中找回自己,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生活里稳住自己。
心中的欲望时常会出现,从心底跃上心头,我似乎下一秒就会坠入其中。
明天要坐火车到上海参加复旦大学的医学人类学讲座——想看看复旦长啥样,也想远远瞄一眼景军教授。但,或许更多是因为想探索未知的世界?去寻找一份机遇和可能?如这般很多微小的时刻,却会让我想象到我躺在车厢里的硬卧上,或许戴着耳机,或许听着火车行驶的声响——当然,这些想象的场景或多或少都是浪漫化的,我思考着自己的去向:在这浩瀚世界,在这复杂的社会现实里,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要到哪里去?
我可能得不到答案,或许真的不能。但我会因为能在博客中将自己思考过的痕迹记录下来而感到心中安稳、感到有所依托。
我的博客应该写什么 #
幼稚的文字经过锤炼后,我想也是能让人读下去的。
我的博客不能总是细碎的日常流水,我会有意识地在其中加入更多的思考和批判的成分。
作为一段新的旅程,相信从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开始入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连接个人-公共-历史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