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札记 | 《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

· 15182字 · 31分钟 · 黄国政
哈特穆特·罗萨

1.前言 #

《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是一本薄薄的小书,中文版本只有160页,据说书籍原名是《加速和异化》,翻译成中文时,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编辑改成了现在的名字。虽然书本很薄,一天之内便能看完,但不同于其他大部头的著作,这本小书反而提供了足以让人耐心去琢磨和分析的可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论述逻辑的严谨和内容的深度或许会因为篇幅有限而有所不足,但对我目前的水平而言却刚好契合我的能力,让我反复回顾和思考。

罗萨被认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第四代领军人物,在他的前面还有阿多诺、哈贝马斯和霍耐特。虽然还很年轻,但罗萨以其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及丰厚的著作在德国乃至国际社会学界都获得了极为知名的学术成就。这本《新异化的诞生》写在《加速:现代社会中时间结构的改变》之后,既是一本通俗解释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小书,也为其「共鸣」理论的提出做好铺垫的准备。

在此,我想给阅读札记前言部分提出两个重点:1、本书背景;2、这本书讲了什么。

1.1本书背景 #

郑作彧在译者前言中简单介绍了这本小书。这本小书只有三章,全书围绕的是「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建构」。

  1. 第一章介绍何为「社会加速」,包括社会加速的含义、特征和面向,以及社会加速的机制。
  2. 第二章介绍罗萨以前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背景,以及罗萨想提出的加速批判理论与过去批判理论的关系是什么
  3. 第三章则是罗萨对「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建构的介绍,提出了很多与社会经验契合的观点,重新解释了「异化」,并引出了其关于「共鸣」理论的初步设想。

关系大致是:社会加速→社会加速视角与批判理论的关系→社会加速批判理论

按照郑作彧的说法,第二章的学术性较高,内容抽象,没有背景知识可能不大清楚他讲什么。我发现读书读着读着,虽然刚开始会因为不了解内容的背景相关知识而遭遇理解的门槛和壁垒,但慢慢地会模糊地形成记忆的关联。我很早就见过「再生产」这个概念,随着阅读的增加,它出现的频率也在增加,时间久了,它在我记忆和理解中的位置也开始变得清晰起来。我会想到它似乎来自马克思,在经济领域有再生产;布迪厄也会谈到再生产,那么在教育领域同样也有。这次在《新异化的诞生》中我又见到了「现代」和「异化」两个概念,让我想到在吉登斯、贝克等人的作品也频繁看到「现代」,或者相关社会学和人类学论文,也经常出现「现代」。

但是,「现代」究竟是什么?对此,我一直很迷糊,但这似乎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过,在《新异化的诞生》里,我能接受罗萨关于「现代」的解释梳理和定义。还有一个则是「异化」,这里就不赘述,待到后面再慢慢梳理。第二章虽然没有具体讨论「再生产」、「现代」和「异化」这几个概念,但是对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却做了大致梳理,由此出发,我想了解一下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本雅明、弗洛姆、哈贝马斯和霍耐特。一代代学人下来,什么是批判理论?批判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他们的批判理论似乎被认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而关于上一次读的《学做工》的作者保罗·威利斯,又被称为新马克思主义者。不记得在哪里,还有一位常被提及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他写了《论再生产》和《保卫马克思》。天哪,怎么那么多马克思主义?不过通过相关作品了解他们,并发现他们的关系相信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1.2这本书讲了什么 #

提到本书讲了什么,就不得不说起罗萨眼中的批判理论。先说结论,首先本书讲的是一个何为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故事。其次,罗萨提出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原因是追问「什么是美好生活」。

「什么是美好生活」?或许很难对此给出一个让大家都信服的答案,但按照德国人严谨的思维,罗萨话锋一转,提出可以讨论「我们的生活为什么不美好」。1

罗萨认为,批判理论的宗旨是「指出社会病状」。

对于批判理论家来说,所谓社会病状不只意味着」社会(物质和/或符号)再生产「这项功能遭到扭曲或出现了失调,而是意味着社会再生产的过程可能产生了根本性的断裂或变迁。66

「社会再生产」这一概念再次出现了,我会简单地把它理解为社会的发展和延续。布迪厄提过符号暴力,讲的是结构论中的不平等是如何经由教育制度得到再生产。保罗·威利斯在《学做工》发现的社会再生产,也是工人阶级子弟延续/复制了父辈的阶级身份,工人阶级群体仍然从属于资产阶级。而这些再生产的过程却是隐蔽的,看起来也是合法的。虽然保证了社会的持续运转,但当布迪厄和保罗·威利斯等学者尝试进行对这些再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和批判时,却发现其中的病状。罗萨也在对批判理论的讨论中意味深长地说了这么一段话:

批判的规范基础应该奠定在社会行动者实际的经验之上。但是,痛苦的感觉不必然等同于有意识的反抗。因此,社会行动者总是有可能在遭遇并承受些什么而不自知。这就是批判理论之所以提出虚假意识理论与意识形态批判的原因。……在21世纪,必须要根据社会行动者自己的(负面)感觉、信念、行动。才能对痛苦与异化的存在与否下判断。67

至此,我对批判理论的理解目前是:根据社会行动者的实际经验发现并揭示其所处社会的病症及成因(或阻碍社会行动者迈向美好生活的原因),探索社会行动者所追求的美好生活。

在罗萨看来,社会加速是现代化的核心过程(88),而现代生活的不美好则是由社会加速带来的一些列异化所导致的(异化在此处得到了新的界定,通俗而易懂,即「我们自愿去做不想做的事情」)。在罗萨以前,法兰克福学派还有三代领军人物,第二代的哈贝马斯提出的批判理论是相互理解情境批判,他认为社会病状的出现是「因为沟通条件被系统性地扭曲了」;第三代的霍耐特提出的是承认情境批判,相应地,承认结构的扭曲阻碍了我们迈向美好的生活,进而导致社会病症的出现;罗萨则以社会时间为切入,试图建构他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

2.读书 #

2.1 什么是社会加速 #

要建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罗萨首先要做的便是讲清楚什么是社会加速

社会加速是现代化的核心过程。(88)

在理解罗萨提出的社会加速以前,我们不妨先聊聊他帮助我们梳理的现代化。

罗萨认为,社会学与社会哲学是「对现代化体验的回应」。按照我的理解,即学习与研究社会科学(此处包括作为人文学科的人类学)可以帮助我们感受现代化,或者说通过学科视角用相关逻辑组织和语言表述可以将现代化这一对象经验化、具体化。例如,罗萨指出:

在关于现代性与现代化的一般文献中,这些改变被广泛地探讨且诠释为理性化的过程[ 如韦伯和哈贝马斯就是这样 ],或(功能)分化[ 如涂尔干和卢曼的理论所论证的 ],或个体化[ 如齐美尔和贝克现在所声称的 ],或,最后,驯化或商品化,如同从马克思到阿多诺和霍克海默这些尤其集中关注人类生产力与工具理性的兴起的理论家们所声称的。有无数的定义、书籍和讨论都在对这些概念分别进行探讨。

许多理论家提出了不同的概念来分析「现代化」,从这个角度出发,所谓社会加速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丈量社会现实的概念工具——与前人的理论一般,不同的是做出分析的面向。在罗萨眼中,社会加速可以分成三个维度,依次是科技加速、社会变迁加速和生活步调的加速。为防止阅读札记写成摘录,下面我将只聊聊他对这几个维度加速的分析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而着重于几个加速维度的动力机制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1.1 科技加速 #

罗萨给科技加速的定义是「关于运输、传播沟通与生产的目标导向过程的有意的速度提升」,或者是「每个时间单位当中的『输出』的增加,比如每小时的公里数,每分钟的计算机字节数,或是每天生产的车辆数」(24)。科技加速会改变我们社会的「时空体制」,即改变社会生活的空间和时间的知觉与组织。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他说到「原本人类知觉因为受我们的知觉器官和受地球重力的影响,通常可以马上区分出上,下,左,右,而不是早先、稍晚,但人类知觉里空间优先于时间的『自然的』优先性,似乎已被翻转了。在全球化与时空扭曲的互联网时代,时间越来越被认为压缩了,或甚至消弭了空间。空间似乎可以说被运输和传播沟通的速度给缩小了」。空间的重要性让位于时间,这让我想到每次出行打车的时候,我已经习惯于先注意高德给我计算的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时间,两地之间的距离则成为次要的。(另,这让我想到《努尔人》中,努尔社会的努尔人的日常行动和发达社会里的人是不同的,他们以日常需要展开的活动来计量时间)

运作与发展不再定位于某处,并且实际的地点,像是旅馆、银行、大学,越来越变成一种「非地点」,亦即一种没有历史、特殊性或关联性的地方。(15)

这一段话我没有看懂,粗浅地将其理解为空间失去了可以被经历的历史和故事。这让我想到兵哥在给我们上《社会人类学》这门课「田野调查」这一节内容时,说到第一次去田野建议选择最慢、最能感受过程的交通方式。关于对这「非地点」的理解,或许可以结合社会变迁加速的分析以及本雅明的《经验与贫乏》来理解。

2.1.2 社会变迁的加速 #

科技加速可以认为是社会当中的加速,那么社会变迁的加速则是社会本身的加速,即社会变迁的速率在增加。由于经验性地测量社会变迁的速率尚未解决,罗萨引用了哲学家吕柏提出的「**当下时态的萎缩」**来作为测量准绳。

过去意指不再存在/不再有效,未来则意指还没存在/还没有效。而当下,是经验范围和期待范围正重叠发生的时间区间。只有在这段相对稳定的时间区间当中,我们才能描绘我们过去的经验,以此来引导我们的行动,并且从过去的结论推导未来。(17)

那么所谓「当下时态的萎缩」,也即罗萨眼中的社会变迁的加速则可被解释为:

经验与期待的可信赖度的衰退速率不断增加,同时被界定为「当下」的时间区间不断在萎缩。(18)

这部分并非完全看不懂,但是也看得晕晕乎乎。罗萨给我们举的例子是看看当下当红明星热度周期、工作稳定维持、情侣关系和隔壁邻里搬进时间等日常实践知识的衰退速率,也即它们稳定不变的时间区间是多久。

之后罗萨以生产与再生产制度来经验地证明当下的萎缩——原因是生产与再生产制度会形成基本的社会结构(这段话很自然地让人想到《学做工》)。比如家庭与工作的变迁。早期现代,它们以数个世代的步调来改变;「古典」现代(大约是1850年到1970年),是每个世代的改变;晚期现代,则是世代之内就产生了改变。具体怎么理解呢?一个一个来,首先从家庭领域开始。

诚如罗萨所言,农业社会中理念型意义上的家庭结构经历数个世纪都还保持不变,过了数个世代其基本结构都还相当完整;古典现代(大约是1850年到1970年),这种结构可能只维持一个世代。由一对夫妇组织起来的家庭结构,可能等这对夫妇逝世之后就会随之解体;而晚期现代,一个家庭的生命循环比一个人的生命阶段还短成为了趋势,越来越高的离婚率和再婚率是明显的作证。关于家庭方面的论述,在阎云翔的《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中也有所提及:去集体化以后(1980年以后),下岬村的年轻人们分家的增多,主干家庭和拓展家庭在减少,而核心家庭在增加。2

在工作方面,前现代与早期现代社会中,父亲的职业会传承给儿子,并持续几个世代;在古典现代,职业结构则趋向每个世代都发生改变,儿子和女儿可以自由选择职业,但通常只选择一次,一个工作做一辈子;晚期现代,换工作的速率则比换世代还要快得多。这一点相信生活在当代的我们都有所体会。

或许在这里,我最后还可以粗浅地将社会变迁速率的增加概括为「社会事务、社会结构以及行动模式和行动方式」、「态度和价值,时尚和生活风格,社会关系与义务,团体、阶级、环境、社会语汇、实践与惯习的形式」在加速改变,变得越发不稳定,变得短暂易逝。

2.1.3 生活步调的加速 #

提到社会加速,在经验上或许不易理解,但是换一种视角,我相信当代人时常会有一股「时间匮乏」的感受:总觉得很忙碌,感到紧迫和压力,生活节奏太快,时间不够用,自己跟不上。

罗萨给生活步调的加速提出了主观的和客观的两个测量维度。其中,主观的测量维度如上所述,客观的测量维度包括两个,一个是「行动所耗费的时间区间或『单位』的缩短」(底层逻辑是在更短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比如我们现在用于吃饭、睡觉、散步、娱乐和家庭谈心的时间,另一个则是「行动时间与体验时间的『压缩』」(底层逻辑是在一定时间段当中,通过减少休息或间隔时间而做得更多或体验得更多,以及/或是同时做更多事),例如现在的「多任务」。我现在常常能看见舍友一边开着电脑看视频,一边用手机玩游戏,在我看来这是难以忍受的,因为这会极大破坏个人专注力。

理论上来讲,在任务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科技的加速应当「减少日常过程当中生产与再生产、传播、运输所需的时间」,帮助我们在更少的时间里完成更多任务,进而增加我们的自由时间,使得生活步调变慢,但实际上事与愿违,事务量成长率超过了科技加速率。我们的科技确实缩短了完成事务的时间,但我们需要完成的事务却越来越多,因此时间越来越匮乏,现代社会成为加速社会。3

为何如此?接下来罗萨就要介绍社会加速的动力机制了,也是我认为极为精彩的一个部分。

2.2 社会加速的机制 #

社会加速的机制同样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竞争逻辑、文化逻辑和加速循环。

2.2.1 竞争逻辑 #

竞争的原则支配了现代生活所有领域的分配。在现代社会以前,分配可以由团体归属决定,换句话说便是先天的血缘和身份对分配进行支配。但在现代社会,这首先缺乏效率,其次则是不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而各领域的竞争逻辑却可以同时符合效率与公平正义的要求。

  1. 经济领域:生产领域对效率的追逐
  2. 体育领域:更高、更快、更强
  3. 政治领域:特权与权力地位被赋予在选举竞争当中获胜的人
  4. 科学领域:职位、资源由竞争而得
  5. 艺术领域:人们依靠卖出作品,或呈现的价值击败竞争对手
  6. 宗教领域:为信仰而战

除了这些比较宏观的角度,我们还能在微观的个体层面上看到教育程度、工作地位、收入、婚姻、人脉资源、子女的成就等等无一不是在竞争。可以说,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永远地进行竞争协商。在「必须投入越来越多的资源,以维持竞争力」的社会竞争逻辑下,维持竞争力不再只是自主规划个人生活的手段,其本身也成为了目的。我们必须「在原地舞得越来越快」或「要跑得尽可能地快,才能留在原地」。

唯一不被竞争逻辑支配的,目前只有福利国家的分配模式和措施。4

2.2.2 文化应许 #

加速可能是我们在有限生命中试图追求更多体验的策略,而文化是背后重要的推力。现代社会是世俗的,与向往来世或死后极乐世界的宗教观不同,世俗化的理念强调此世。这一生,拥有一个丰富体验的、充分实现自我的人生是大多数人的抱负。人们往往不会思量上一世的作为(不管上一世是否真的存在),也不会忧虑死后如何(哪管它洪水滔天),只愿在此世诸多的可能性中尽可能地实现各种选择,体验人生各种复杂的高低起伏。

遗憾的是,在短暂的人生中,世界可以提供给人们的事物总比人们能实际体验到的事物要多。人们体验事物的速度也跟不上世界提供选项事物数量的增长速度。在这种情况下,生活步调速度的加快似乎成为了一种应答策略——如果我们「加倍快」地生活,只用一半的时间实现行动、目标和体验,似乎便可以加倍体验的总量。

2.2.3 加速循环 #

竞争逻辑与文化应许是社会加速的外在驱动力,但在晚期现代社会,科技加速、社会变迁加速和生活步调的加速三者已经成为环环相扣、不断自我驱动的反馈系统。

科技加速带来新科技(蒸汽机、汽车、计算机、互联网)出现的同时,也使得生活实践、沟通传播结构和相应的生活形式全面改变。例如互联网的出现,不只大大增加沟通交流的速度和经济生产过程的虚拟化,还形成了新的职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更开启了新的社会互动模式和新的社会身份认同方式,这些自然和以改变社会结构与模式、行动导向与行动演化作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变迁联系在了一起。

科技加速带来的社会变迁也是加速的,在资本主义生产领域,资本家站在竞争社会的「滑坡」,不能中断或休息,不能停止竞赛或安于其位,因为不进则退。我们今天看到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出现以后,在资本主义市场激起了多大的风浪,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争相跟上技术前沿,防止落后淘汰;同样地,个人也站在竞争社会的「滑坡」上,人们的体验、知识、设备、穿着乃至生活方式与日常用语,似乎只要稍微喘一口气便落伍过时,教育与工作领域,人们也在疲于奔命地积累更新的、更不可替代的文化或技能资本保持自己的地位。人们都在不断追赶他们在科技世界与社会世界中感受到的变迁速度,以免失去任何有潜在联系价值的可能性,并保持竞争机会。因此,加速了的社会变迁进而造就了生活步调的加速。同时,人们本期许着科技加速增加生产过程、释放大量的时间以进行自由分配(当然,其中还有竞争逻辑与文化应许的影响),科技加速、社会变迁的加速和生活步调的加速形成了封闭且自我驱动的系统。

2.3 为什么是「加速」 #

若说现代性事关社会生活的加速,那么就不能只谈到各种加速形式。社会生活的加速在概念上要能站得住脚,还必须要证明加速的力量系统性地胜过减速的力量。

看到这样一段话,不禁觉得德国人真是严谨。「xx系统性地胜过xx」,有统计学原理解释的意味。

言归正传,罗萨要建立自己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解释社会加速,则必然要谈到减速。关于减速,他分成了五个方面,依次是:

  1. 自然的速度极限:自然的和人类学的速度极限这些过程原则上无法加速,例如人类大脑和身体的知觉和运作速度(感冒、流感、怀孕)、自然资源再生产的时间、昼夜循环和四季循环等物理过程和自然过程。不过现代性也证明了自己克服了大量原本在人类看来不可改变的时间限制范围,例如生物基因科技加速了耕种养殖形式。
  2. 减速绿洲:地区性的、社会的和文化的「角落」、孤岛或绿洲还未被现代化动力和加速动力尽数染指。在这些地方或环境(不仅是物理之地),相对现代社会而言,时间似乎静止了,比如海洋中被遗忘的小岛、被社会排斥的群体、特殊的传统社会实践形式(宣称坚称古法酿造的杰克丹尼商业威士忌)。不过它们也在与日俱增地受到现代化的影响,当今人类学家还能找到几个真正意义上传统的原始部落?
  3. 因社会加速的失调带来的减速:这种减速时常是失调和病态的,例如人人都想求快时导致的交通堵塞,还有个人面对过大加速压力时出现的抑郁症,进而带来的减速反应。同样的,因为无法保持现代西方经济体系要求的弹性和速度而被生产领域结构性地排挤在外的劳工的失业状态,以及这种状态反映的经济趋缓都是减速的表现。
  4. 刻意减速:这是一种经过考虑而有意采取的减速形式,包括反抗现代性的加速过程及其影响的意识形态运动。罗萨在此进一步做了区分,一是功能(加速的)减速,这是一种为了更好加速的减速,例如个人层面上暂停学习工作是为了增加全面学习量和既定时间内工作量,社会和政治层面上学者建议的」暂停「形式,以解决现代化革新道路上某些科技、政治、环保等问题;二是意识形态上(反抗性的)减速。
  5. 社会加速的反面:结构惰性与文化惰性。有人认为现代社会已经不可能再有「真正的」改变了,现代社会系统已封闭起来,不再有新的观点与能量,事件变化的急速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仅掩盖了我们所处时代最深层的文化惰性与结构惰性。

系统上来看,加速与减速的平衡倾向于加速的力量。五种减速范畴中,1与2是社会加速的限制,而非反抗社会加速的力量;3是加速的副作用,加速力的派生物,从属于加速力;4中的第一点是加速过程本身的要素,使得加速过程得以成立,第二点是对加速压力的回应;5不属于派生的或残余性的减速形式,但它内在于现代加速中,与加速互补,是所有具有现代化特质的进程都会产生的矛盾,例如:

个体化让人们害怕大众文化与大众社会,因为大众文化与大众社会根绝了「真正的」个体性。征服自然的同时人们害怕会毁灭自然(或被自然毁灭),理性化让人们害怕整体非理性或铁笼的增长,以及最后社会分化让人们害怕社会的解体。

如此,5并非加速的对立趋势,而是加速的内在性质。

为了进一步说明加速是现代社会的核心,罗萨还指出冷淡漠然、抑郁、厌世、神经衰弱是在高速社会原地踏步感到的恐惧带来的文化疾病。「古典」现代性转变为「晚期」现代性,人们体验到的文化已经从有目的方向的变迁转变成狂乱片段的单纯改变。

社会加速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其对我们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

加速使空间发生萎缩,同时社会联系大量激增,让人们格外依赖沟通传播媒介,带来了格尔根口中的「饱和的自我」——「新科技让人维持着一个不断膨胀的人际关系——不论是直接关系还是间接关系。从许多方面来看,我们已然达到了一种所谓的社会饱和状态。这种饱和状态的改变,不只是个人的事,而是会影响整个文化,缓慢积累,然后再一次爆发出来,让我们惊觉已经到这种地步了、已经回不到过去了。……通过文化饱和度的不断提高,我们以前所有对于自我的假设全部都动摇了;传统的关系模式变得好陌生。新的文化正在形成」。

1903年,社会学家齐美尔在关于大都会生活的思考中也早有创见:我们与太多人相遇、分离,所建立起来的沟通网络太过庞大,以至于我们对当中的所有人或至少大部分的人,不太可能真正建立起情感关系。我们很少能遇到真正会陪伴我们一生的人

这样的人生,也是现代主体形式所造成的结果。

加速还在本质上改变了人类与物质环境的关系。相信我们都能很明显感受到我们以非常快的速度改变了生活世界的物质结构,例如基本居住设施、汽车、计算机,衣服、饮食、娱乐等等,以至于出现了「丢弃结构」。在前现代世界,东西只有在坏掉或无法运作时才会被替换,即使替换,也以相当规律的步调借由再生产出形式上或多或少是一模一样的东西来替换。但在现代社会,我们几乎在东西坏掉之前就换掉它们,因为创新的高速率让这些东西在它们物理寿命结束前就落伍了(看看苹果手机型号的推出)。

加速还使得人们的生命经历和集体历史发生了改变。人们认为有「古典现代」,在于当时的社会变迁开始还加速到让人们发现当下和过去不一样,当然,也可以预见未来将与当下不一样。历史有一个方向,个人和政治的进程模式在历史中铺展开来。但晚期现代的社会变迁随机、片段甚至狂乱变化,社会行动者感觉他们个体生活和政治生活没有方向、轻飘易变,我们不再确定历史是否有一个方向。

以上,我们可以认为社会加速带来了新的时空体验、新的社会互动模式和新的主体形式,结果是人类被安置到世界或被抛入世界的方式转变了,人类在世界移动和确立自身方向的方式也转变了,这很难说好或坏,但作为一种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在其中发现一些社会病症。

2.3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 #

在构建自己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以前,罗萨联系了哈贝马斯和霍耐特的批判理论,在此就不赘述,开门见山,直奔罗萨的批判理论。

如同罗萨所言,他认为批判理论要做的一件关键事情是揭示社会病症。他根据功能批判和规范批判(包括道德的与伦理的)进行展开。其中,功能批判的核心是预言社会系统(或社会实践)最终会失败、无法运作;规范批判认为社会结构或社会分配根据规范和价值来看是不好或不公正的。道德上,规范批判建立在公正概念上,认为既有的社会制度让财货、权利、身份和/或权益出现了不公正分配;伦理上,分析美好的生活的实现条件如何被阻碍了。

2.3.1 功能批判:去同步化的病状 #

这一部分的前半部分有些抽象,如果直接举例子相对会更容易理解。

就自然而言,我们消耗石油和自然耕地等资源,消耗的步调远远快于这些资源再生产的速率;我们倾倒有毒废弃物,倾倒丢弃的速度也远远高于大自然能分解毒物的速度。消耗量的不断提升制造了大量二氧化碳,形成了温室效应,全球变暖。

就个人而言,现代社会时间超载、压力层次不断提升,但人的身心承受能力有限,出现了更多过劳情况和抑郁症。

就社会而言,经济转变、科学发现和科技发明的速度都快速提升了,但政府的决策速度却没有提升。民主社会的隐喻包含政治对科学、科技和经济运作的管制,但民主是一个耗费时间的过程,在晚期现代,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更多,因为晚期社会更多元,更缺乏传统习惯,社会团体相对更异质和动态。

就经济而言,1989年左右数字革命后,金融市场极快加速,使得投资流动与资本流动,与经济的迟缓步调产生断裂。2008年,因此爆发了自1930年以来最严重的金融经济危机。

2.3.2 规范批判:意识形态再谈;揭露潜藏的社会时间规范 #

现代社会存在一个充满矛盾的特质。

一方面,现代社会的特征是相互依赖的程度很高,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生产与分配,教育与娱乐,政治和法律,这些过程中包含了无数的个体和行动,并且产自社会和各地方的决策。这里面显然需要大量社会调节和社会合作。按道理说,社会生活被社会规范和伦理规范非常严格地管制与控制,个体的行为也被调节和安排,以让互赖链能非常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让互动过程不间断地持续运作。

但另一方面,就伦理上看,现代社会中的人相当自由与自我。现代社会最基本的伦理观念便是任何生活方式都是被允许的。没有人规定要做什么,怎么生活,怎么去爱,信仰什么。在个体身上,对美好生活的看法非常多元,也有很多选择。

矛盾的地方在于,我们如何前所未有地自由,又前所未有地合作?罗萨认为存在某种社会意识潜藏在自由背后,以压倒性的力量将一切推往反方向,即个体一方面觉得自己是自由的,但另一方面,又总感觉被不断增加的社会要求支配着。「我要xxx」、「我必须xxx」充斥在生活中,我必须要去工作了,我要为我的健康做一些什么,我要提前为竞争做准备,我要为未来做些规划……这些无形的声音解释了现代社会在面对极长互赖链时如何满足合作、规制、同步性的需求:通过严格执行时间规范,行事日程和截止期限的规则,临时通知和立即性的力量,迫切的满足与反应,使得我们成为「有罪的主体」——一天结束时,如果我们没有完成社会要求,我们便是有罪的。但我们从未能完成要做的事情。在宗教中,即使人天生有罪,但可以得到救赎。可是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必须为自己的不足付出代价,我们是自己的审判者。同时被加速竞争淘汰的人总是暗示我们代价有多高。

时间力量恐怖的地方还在于其不具备伦理的外衣,也没有政治掩护,无关道德,只是一种无可辩驳的自然法则,一种让个体认为「是自己的事情」的意识形态,符合了四种极权主义的标准:

  1. 对主体的意志和行动施加了压力。
  2. 人们无处可逃,所有主体必然会受其影响。
  3. 无所不在,影响力不局限在社会生活单个或几个领域。
  4. 人们很难或几乎不可能批判它或对抗它。

2.3.3 伦理批判1:违背了承诺的现代性 #

罗萨在这一部分论述的起点是现代性的核心观念是个体应该享有自主性。例如我们应该过怎样的生活、有利于我们自由选择的生活条件,我们借助科技和教育来克服贫穷、匮乏、疾病、残障和无知,甚至利用技术改变自主改变性格和基因,这些都是现代性关于自主性的观念与承诺的表征。

加速的力量被期望是一种解放的力量,通往自主性的力量,尽可能给人们提供实现自主性的资源,但实际上加速不再能保证人们的现代性计划,不再能保证梦想、规划、目标的实现,反而是这些事物成为了加速运转的燃料。竞争逻辑充斥在生活各个角落,「如果我们不……我们便会失去竞争力」,在工作上、教育里、交际上、生产内,作为加速的手段转变成为目的,许多时候,有些我们并不大认可的事情却成为我们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我们可能对目标或做法产生怀疑,我们原则上还可以采取别种做法,但是「我们还是得这么做」,例如加班到三更半夜,没有其他人规定这么做,我们其实也想早点回家,这时候便有「异化」的感受——既是自愿而又违反了真正意愿行事。

长而久之,我们会忘记自己真正的意图,同时产生被他人管制但其实没有外在管制者的感觉。

2.3.4 伦理批判2:异化再探;为什么社会加速造成异化 #

马克思提出的异化包括:

  1. 人与自身行动(劳动)的异化。
  2. 人与生产出来的产品(物)的异化。
  3. 人与自然的异化。
  4. 人与他人(社会世界)的异化。
  5. 人与自己的异化。

最后,资本主义情境下的现代性会使得社会中所有主体与「世界」的关系都受到严重的限制。不过,「异化」这一概念在当下没有一个一致同意、毫无争议的定义,罗萨在书中也说明了自己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他更多是通过具体的分析和例子来试图将这一概念探索出社会加速语境下的意义。由此,他提出了五个分析维度:

  1. 空间异化。
  2. 物界异化。
  3. 行动异化。
  4. 时间异化。
  5. 自我异化与社会异化。

在我看来,这五个维度有递进关系,也是罗萨后续要建构共鸣理论的切入点。

2.3.4.1 空间异化 #

罗萨虽然没有明确「异化」的概念,但他认为「异化」是关于自我与世界的意涵。

异化指出了自我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深层的、结构性的扭曲,亦即一种主体处于、「坐落」于世界当中的方式遭到了扭曲。

他认为,人必然是一种身体性的存在,我们因此觉得世界是一种空间性的扩展,我们就坐落在空间中。但正如他在前面指出的,科技加速带来的交通技术、沟通媒介技术使得空间发生了萎缩,生活步调的加快也让我们在短时间、少地点中就足以发生大量的社会接触。我们会发现和我们有亲密社会关系的人不必然在物理距离上离我们很近,社会(事件)进程的发生在哪个地点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

这会带来什么影响?罗萨并未就此认为空间发生了异化,但他认为这种状态有导致空间异化的可能性。这一切的基调都是「空间不再那么重要」。观察一下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在高度流动的生活情况或下),我们或许对所处的地方缺少一股熟悉感,乃至是亲切感。如果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迁居,必然难以对一处地理空间产生熟悉与亲密的感受。流动的加快、社会接触的频繁可能会使得我们周遭的空间没有故事,没有回忆,无法交织我们的认同感。

上学期出省游玩又回到读书的城市时,我突然有股回家的感觉。那是一种莫名滋生出的熟悉感和归属感,虽然我只是在这里念四年书的大学生,并非生于此长于此,但好歹懵懵懂懂的大学在这里度过了两年,反复搭乘过的铁路、不出意料在附近拉客的快车、空旷而又安静的大学城街景,这些共同构成了我的空间记忆。

如果我只是匆匆来了便离开,也不曾留心眼前身边的一切,或许又是另一番感受吧:心中没有城市的概念,只有完成四年学习时间的奔头。

2.3.4.2 物界异化 #

物界包括「我们生产出来的物」和「我们消费的物」。罗萨在此处仍然强调关系,即人与物的关系。他认为人在最低限度上都会跟一些物体有亲密的关系,物体是人构成的一部分。如同从人类学的视角来看,一个人将自己珍视已久的物品送给另一人,其实也是将自己的一部分送了出去,那一人每每看见或抚摸起受赠的物品时,往往会想起有关送礼人的记忆。罗萨讲得比较思辨和诗意,他认为自我会扩展进物界,物会变成自我栖居之处,用了很久、保留了很久的物品会被我们内化、吸收,在所有感官上感觉着这些物,它们标志了我们的个人特质,变成我们的日常体验、身份认同、生命史的一部分。

我们会觉得自己的一部分(几乎可以说)已经变成这些物品了;或是相反,觉得这些物品已经变成我们自己的一部分了。

但在加速社会,我们往往不会保留太久物品,在它们还没损坏和耗尽时,我们便丢弃与替换了它们。一方面生产的速度很快,而修理原物品的速度却比较慢;另一方面,科技加速、社会变迁的加速也使得新的、更流行的(或者更合时宜的)、功能更丰富的物品更快出现,比如当下以手机、电脑和耳机等为代表的电子产品。这会使得我们对物感到陌生,我们自然很难对其产生熟悉感甚至是亲密感,它们只是在一定时效内满足需求的「玩意」。此外,愈发复杂的物品也使得我们的经验了解与之原理构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我们既有的经验在越来越快的创新下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这也会让我们对物更加陌生,产生分离的感受。我们对物更多时候是一种无能为力、会为自己不会使用而产生罪恶、糟糕或者是淡漠、毫无情感的感觉。

以上这些不必然导致本质上的异化,但肯定会使得我们与当下的物越来越陌生,若这些是我们与物界产生关系的唯一方式,物界的异化可能就是最终的结果。

2.3.4.3 行动异化 #

行动异化的核心是「我们没有时间去好好了解我们所用的东西、所做的事」以及「自愿去做并不真正想做的事情」。人们会抱怨他们在实际业务上花费的时间不断减少,例如老师花在学生身上的,医生花在病人身上的,科研人花在研究上的,生活领域中充斥着各种「必须要……」。同时,人们被引导向商品的「潜在使用的可能性」和选用权,而不是购买商品本身。例如今天买的几本书没看完,第二天可能又买了许多书。在豆瓣有一个「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小组,在我看来其中或许不乏沉浸在买书过程,但实际却没有好好读上几本的成员。今天我或许花了一些钱购买了一些付费软件,但是付费功能我却几乎没有用上。换句话说,我们对物品的潜在使用可能性、选用权、可接近使用的能力不断提升,但实际「实现」的能力却不断倒退。罗萨给出的解释很有意思,因为**「消化」太花时间了**,而且我们感受到越来越大的争分夺秒的压力,只能够用更多的购物取代实质上的消费。

此刻,距离我读完本书已经有十来天了,本应该早就开始阅读新的书籍,但读完书不写点什么,总会给我走马观花一般的感受,我还是坚持要写完阅读札记。这么一看,或许这也是一种「消化」吧!这也确实会花费很多时间,可能因为我阅读方式有误,笔力不足,我写了好久,但我感到「值得」。如同罗萨说的,行动异化会使得主体倾向于「遗忘」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总被某种「要事清单」支配(比如我要读多点书,因为它象征着竞争力,我如果要读研,我如果要在这个专业不输于别人,我必须得尽量多读书),如果追求的是简单的支配满足感(假设:啊,这个星期读了四本书!这个月读了十五本书!),我可能匆匆看完一本是一本,不去思考,不去咀嚼,不去反刍,以至于最后「失去了对某些事物的本真的、珍惜的感觉」(我读书确实有增强竞争力的意图,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更重要的是真正推动我的还是我总在不经意间想到的价值:读书是一个习惯,是一个激发人思考的享受的过程,是一种非即时性的爱欲,还是连接到对未知的探索与热情,只有这些才是长远支撑我们的力量)。

霍瓦特说:「我实际上是另一个样子,只是我很难得成为那个样子」。我们可能都在寻找「我」实际的那个样子。

2.3.4.4 时间异化 #

本雅明在一个世纪前区分了「体验」和「经验」两个概念。「体验」是片刻的,「经验」深深烙刻在心中,和我们的认同以及生命历程联系在一起,会触动我们乃至改变我们。他认为我们可能到了一个体验很丰富,但是经验很贫乏的时代。这会带来什么呢?这带来的可能是「体验短/记忆也短」的内在时间体验。比如我们现在上网、打游戏、刷短视频,不管是花上几个小时投入到刺激的画面激烈的感官刺激中,结束以后当回味这段时间时却都觉得好像转瞬即逝。即使是一天都在看短视频或打游戏,到晚上的时候似乎都有种刚起床的感觉,记忆的时间好像萎缩了。但如果是和爱人进行一场旅行,或者开一场深度交流的读书会,不管时间,当我们事后回想时,会觉得这一日过得充实,在体验中快速流逝的时间在记忆中会转变成延伸开来的时间。

原因有两点。就体验而言,短视频和游戏都是去背景化的,缺乏联结性的。它们和我们是什么或我们是谁一点关系也没有,和我们的感觉、余生也没有关系,和我们的内在状态或体验没有有意义的共鸣,我们的行动和体验只是孤立的片段,无法在记忆留下痕迹,倾向于忘记它们——符合加速社会对过时经验的摈弃;就经验而言,和爱人的旅行或深度思考的读书会需要我们调动全身心的体验,花费时间用自己的生命经验和外界进行交流与整合,和我们交流的事物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并未冷却,具有搅动我们内心的力量。

在体验丰富、经验贫乏的情况下,时间飞快流逝,又在记忆不着痕迹,我们体验到的时间便无法成为我们感知的一部分,而是相异于我们,作为随时被加速淘汰的经验剩余物,这何尝不是一种时间的异化?反映到生活中,则是人们即使前往健身中心、公园、餐厅、影院和研讨会等,但这些行动只是孤立的、片段的,人们无法对此留下深刻的记忆或情感。当这些情况越来越普遍,人们的孤独也油然而生、挥之不去。

2.3.4.5 自我异化和社会异化 #

以上讨论的各种可能的异化会推动个人最终走向自我与社会的异化。我们无法将行动时刻和体验时刻整合成完整生活,我们与空间、时间、行动、体验、物品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伴随而来的,是我们会发现尽管一天之内个人的社会接触很多,但带来的是「过度饱和」。我们不再有兴致了解别人的人生和故事,也不想和他人建立与维持一段关系,因为建立和维持的过程都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但我们仍然会保持与他人在工作上、事务上以及利益需要上的往来,就此而言,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主导是工具与理性,如果这可以理解为一种工具化,自我和他人是否可被认为相异了呢?

最后,当我们与时空、行动、体验、互动伙伴的关系都异化了,我们将很难避免深度的自我异化。自我的感觉与认同是从行动、经验与关系,亦即自我们所处的时空、社会世界和物界中形成的。

所有我们所经历的行动时刻和体验时刻,所有我们的抉择,我们所认识的人,我们需要的物,都是我们对自己人生的可能描述、确立我们身份认同的素材。然而,若这些事物都无法好好地被吸收进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也就无法确切形成我们自己的人生故事(这也难怪我们也越来越不想听别人的人生故事)。我们是谁,我们怎么感觉的,都有赖于我们在经历变动时所身处的背景,而我们却不再有能力将这些背景整合进我们自己的经验与行动。这也造成了埃伦伯格所说的「自我的耗尽」,甚至是过劳或抑郁。


  1. 需要注明的是,我认为这里讨论的生活都在「现代」这一背景中,关于「现代」的概念罗萨也梳理和解释得很精彩,后续再详细展开。 ↩︎

  2. 这部分可见我的上一篇阅读札记《阅读札记 |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 ↩︎

  3. 益辉写了一篇《为什么生产率在提高而我们却越来越忙》。 ↩︎

  4. 但是,鲍曼却告诉我们今天福利国家在衰退,具体可见《阅读札记 |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