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 | 开刊词

· 2852字 · 6分钟 · 黄国政

为什么要写周刊 #

写博客已有一年多,我想仿照目前博客圈中的周刊写法(例如阮一峰的「科技爱好者周刊」和Pseudoyu的「周报」),但有别于较为普遍的生活或网络技术导向,作为社会学专业出身、热心于人类学的学生,我将尝试写作拥有个人专业与旨趣特色的周刊,主要以分享社会学、人类学与民族学领域的内容为主,如学科专业知识、社会文化现象、相关言论、文章、图片、音频、影视、书籍和网站等等。

为什么要写周刊?

博物馆对于人类学家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田野中的见闻、经历和情感不仅可以以民族志的形式得以呈现,还可以作为「物」存放于博物馆中。而对于我来说,写作周刊的目的不仅在于激励自我学习与积累知识,同时也希望能给自己建立一个关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数字博物馆。

考虑到自身专业知识和写作水平的不足,我从不会主动向他人分享自己的网站,但也从不拒绝任何偶然发现本站的读者,一则这或许少之又少,另一方面,这或许也是一种缘分。因此,我决定既为自己写作,也为愿意光顾我网站的读者写作,将周刊作为一份来自社会学与人类学的礼物赠予出去。

如果你也对此感兴趣,希望我们可以共同进步。

以及,如果我最终没能继续升学,我也仍然希望能保有学习和阅读的习惯,将这里变成一座小小的理想「花园」——如果在现实中不可避免地变得世故、沉默、油腻、麻木和绝望,我希望仍然能在这里保持思考、同情、失望、愤怒和反抗。

如何写周刊 #

这将是一个持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根据过去我所浏览过的相关周刊,目前的粗略构想如下:

  • 文章:我将主要选择有关社会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的文章做主题式概要分享,其次也会选择我感兴趣的社会科学译稿,待我更自信一些,我会尝试翻译相关英文文章并进行分享。

  • 书籍:社会学专业书籍、人类学民族志、研究方法与理论专著以及相关学科领域书籍。我时不时在豆瓣上寻找相关条目,部分台版书籍在大陆内似乎并不十分为人所知,我会在周刊中介绍这一部分内容。如果读者能在我的阅读条目中拓宽自身的阅读面、有所收获,这也将是我的荣幸。此外,豆瓣偶尔会撤销部分港澳书籍条目,让人倍感遗憾,而我也想象豆瓣某天可能突然倒闭,阅读条目终究还是标记在个人网站里更加稳妥。

  • 图片:图片与文字的搭配会使得阅读体验大大改善,同时我也会尝试寻找与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相关的摄影作品进行展示和介绍。但图片常常涉及版权问题,我会为每张展示的图片标明出处,并力求获取原作者的授权。

  • 影视:影视在人类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让我们尝试从人类学影视出发来理解这个世界吧!

  • 网站:我在网络上搜索Evans-Pritchard(埃文斯-普理查德)的图片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叫做「Sudan Memory」的网站,里面珍藏着Evans-Pritchard在苏丹做田野的照片,这让我感到很是欣喜,希望能有更多相关的发现,并集合于周刊中,作为连接读者与人类学的一座桥梁。

  • 技术:网络时代,好的技术将大大便利我们的学习研究,正是发现了R和Blogdown,我才建立了这个个人网站。后续,我仍然会关注相关技术、程序,并将其与我的分享内容相结合。

  • 行动:在我看来,社会学与人类学是极具「参与性」的学科,这一特性在大陆或许并不明显,但在海外,社会学者、人类学者等常常参与社区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当中。我希望能关注更多来自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行动,并据此分享。

  • (未完待续,或持续更新……)

周刊的内容和形式不会一成不变,相信它会随着博主的学习和成长而变得更加丰富,同时也十分欢迎读者提出批判和建议🙏。但愿博主能坚持做下去……

毕业以前,空闲的时间还相对比较充裕,周刊的更新时间可暂定为一周一期,并于每周六发布。

所谓展望 #

我并不清楚,尝试了解和思考所谓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现象有什么「用」——我仍然无法摆脱实用性的自我审问,同时,所谓理论,或者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知识又似乎常常被视为可疑的对象,无法真正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但在这样一个复杂、浮躁和混乱的时代,我认为我们十分需要通过知识和理论进行「思考」,而思考正是保有自我意识最可贵的一种方式,帮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同Hannah Arendt(汉娜·阿伦特)所言:

思考本身就是一项危险的事业……但是我认为,不思考是更危险的。

事实上,学习社会学并不会让我们掌握社会规律,了解有关社会的一切;学习人类学也并不会让我们真正理解何为「人的福祉」,了解有关它者、她者、他者和文化的一切,但迄今为止,两门学科给我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学会意识「社会在愚弄和欺骗我们」,我们也比我们想象中的更自由,通过了解和学习看待社会和世界的不同方式,进而「创造」出非既定的生活。

台湾地区人类学家黄应贵先生在其2022年的最新著作《解鎖新「識」界:一個社會科學家的生活探索、建構及解決「我」與「知識」的問題》的末章说:

故筆者最後還是要問年輕世代讀者五個問題:你真的知道自己的優點與能力所在?你了解你自己?你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你真的了解你自己的時代?你真的認為你已有足夠的世界觀來面對這個時代?如果讀者讀完這本書,能夠坦誠地面對自己、認真的面對你生活本身及這個時代,那麼,筆者花費在這本書上的心血都是值得的。

黄应贵先生一生致力于从人类学的视角反思资本主义,思考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及这个时代,并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将人类学的独特视角分享于读者。我想,这也一度鼓励我追求自主看待生活的方式,以及追求以自主的方式塑造自我。

大多数时候,我们或许从未想过置身于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我与遥远的一场社会运动有什么关系?我与气候的变化又可以怎么联系起来?

前段时间,我看见一位在阿富汗购买馕饼免费分发给工作的孩童和老人的博主,透过他的镜头,我方才得以看见在世界的另一边,还有许多孩子和老人每天都需要依靠捡破烂为生,度过美军撤离、塔利班治理不力的社会恢复重建时期;同时,在以「现代化」著称的今天,阿富汗的女性却不能上学、工作、走进公共场合、在家以外的地方露出身体和面部,塔利班的最新禁令甚至规定她们在街上大声说话都是违法;一位叫做徐师傅的up主,喜欢将镜头对准当代中国底层社会中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不符合正常标准的边缘人,我也据此看见,其实在许多渴望实现阶层流动、挣扎着内卷而又因此感到痛苦无力的普通人之外,还有着许多相信只要有一副健康的躯体便能比当下境况好上太多太多的「被遗忘的人」。

其实,我们比我们想象的要「博闻强记」,我们足不出户,却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许多讯息——但也仅是讯息,我们也牢牢记住许多社会强加给我们的规范,以及他人制造的幻象,所谓名利、权力……但我们却一点也不了解远处的雨林栖息的自然生灵会如何与我们息息相关,也鲜有想象在所谓边缘的「世界的苦难」中,与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人的境况。

因而,在最后,我希望自己所做的一些微不足道的举动,首先能够给我——如果可能,但愿也包括愿意来到我网站阅读的读者们——赠予一份来自社会学与人类学视野中的世界风景的礼物,它起初一定会十分稚嫩,但或许会逐渐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