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第Ⅰ期 | 慢……人类学,失败与社会学

· 12456字 · 25分钟 · 黄国政
编者按

  你好,这是我写作的关于「社会学」与「人类学」的第一期周刊。本期周刊一共包含六个部分,分别是「事件」、「社会与文化现象」、「文章」、「影视」、「言论」和「书籍」。其实写完以后,我认为与其称作「周刊」,不如说是「笔记」。因为在我心中,原来设想的「周刊」应当能发挥生产知识的作用,但写完以后,我认为自己更多只是在做一种「记录」的工作。下面对各部分进行简单的介绍。
  1. 「事件」:社会学与人类学领域发生的事件,例如2024年的台湾人类学学会以「慢」作为主题,博主认为十分有趣,但未曾参会,也没有阅读过相关的著作或论文,其实在此间的分享只能作为一个「起点」,为自己种下一颗思考的种子。
  2. 「社会与文化现象」:所谓「社会学」与「人类学」的知识都是从生活中的社会和文化现象而来,只是经过了提炼,可以说两者都是将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陌生化」的产物,带着被「陌生化」后的社会学与人类学视角,我们或许会对生活产生不一样的理解,比如「失败」。
  3. 「文章」:文章主题基本只会围绕社科领域展开,我会尽量尝试以个人的感受出发进行介绍。
  4. 「影视」:影视不会局限在纪录片,或者所谓的「民族志」影像,因为电影同样源于生活,所谓「社会学」与「人类学」也同样源于生活。
  5. 「言论」:「言论」是直接从某些文章中摘取的句子,我所选择的都是深刻触动我的内容,只有原句,没有评论。文章质量决定引用内容的多少,在引用内容特别多的情况下,文章引用数量会控制在一篇。
  6. 「书籍」:书籍部分全为我在豆瓣上标记的书籍,由于我读书比较慢,但找书却很勤快……因此大多数都是我未读且想读的书籍,这意味着我无法判断这些书籍是否值得一读,也不敢进行推荐,在此仅作「额外标记」。此外,我会尽量对书籍进行主题式的整理。如此次整理的主题是「工作」,涉及工作伦理、工作的意义等话题讨论。

封面图:2024年台湾人类学与民族学学会 | 图源:台湾人类学与民族学学会网站
封面图:2024年台湾人类学与民族学学会 | 图源:台湾人类学与民族学学会网站

事件 #

慢……人类学 #

慢,是一种生命展开的常态,也是人类学建立知识的韵律。它绝非懒散、停滞、踌躇不前,而是谨慎、温柔、反省、以及长远关系的建立。

2024年的台湾人类学与民族学学会主题为「慢」 | 图源:台湾人类学与民族学学会网站
2024年的台湾人类学与民族学学会主题为「慢」 | 图源:台湾人类学与民族学学会网站

据闻,在台湾地区,台东县政府发表了2030政策白皮书,主题是「慢经济」,当地的产业也有「慢农市集」、「慢食节」、「慢慢游」、「慢波计划」等活动与提案。政策可以慢吗?可以多慢?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或许会如此追问:在实际的地方社会生活中,「慢」如何被理解、实践甚至挑战呢?2024年台湾人类学与民族学学会提出了三个思考方向:

首先,在人类学知识的建立上。Anna Tsing(罗安清)在《末日松茸》中引用了人类学家 Hjorleifur Jonsson 关于瑶族人的研究。 Hjorleifur 的民族志书名正是 Slow Anthropology: Negotiating Difference with the Iu Mien (慢人类学:与勉语瑶族人一同协调差异),其旨向为提醒做东南亚高地研究时,不要迅速跳入长久以来建立的族群分类窠臼中,而是要留意人群如何不断协调差异、在权力体制的缝隙中行动。这种「慢下来关怀全貌」的态度,被视为人类学知识建构的基础。1此处,值得追问的问题即,置身于快速变迁的当代世界,「慢」还适用吗?如果研究的主题不是「族群」,而是「人工智能」、「科技」、「灾难」,「慢」还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吗?

其次,人类学的田野研究方法。人类学的田野研究方法多以长时间而著称,动辄以「年」为单位。最知名的例子是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的母亲 Dunham(邓纳姆),从1972年开始在夏威夷大学人类学攻读博士,邓纳姆选择以印尼村落的铁匠工艺产业为主题,于20年后的1992年完成了一千多页的博士论文。在研究过程中,邓纳姆投身于印尼的乡村发展事业,担任讲师、顾问、职员等多重角色,还参与多项计划和行动,建立了丰富的在地关系——这被视为慢田野的创造力。就此,同样提出问题,短期、迅速、有快速产出的研究出版方式与人类学会显得格格不入吗?

S. Ann Dunham(前排左一)在印度尼西亚 | 图源: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smithsonian-institution/help-transcribe-field-notes-penned-ann-dunham-pioneering-anthropologist-barack-obama-mother-180975310/
S. Ann Dunham(前排左一)在印度尼西亚 | 图源: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smithsonian-institution/help-transcribe-field-notes-penned-ann-dunham-pioneering-anthropologist-barack-obama-mother-180975310/

最后,时间性的议题。在人类学家 Joel Robbins(罗宾斯)「善的人类学」倡议中,他提出了三个值得人类学重新关怀的生命面向,包括时间性、伦理性和社会性。其中,时间性包括变化、希望、对未来的展望。「人与非人生命、无生命的物体、无形的感知」,都有多重的时间性,需要彼此同步协调、纠缠生长,而「慢」在此间是一种深刻的状态。那么我们如何面对快速、转瞬即逝的时间性?慢下来可以实现一些迫切、立即的目标与需求吗?

铺垫结束,年会提出了更具体的讨论主题:

  1. 慢食、慢农与慢活等在地生活策略
  2. 慢的社会关系与情感
  3. 慢经济与慢发展
  4. 缓慢生成的环境、生态与地景
  5. 慢而纠缠的族群、社群与国族
  6. 慢慢成为谁?性別、认同与自我
  7. 慢下来缅怀、回忆与纪念
  8. 慢的研究方法与学术生活反思
  9. 都市、科技与数位世界的快慢韵律
  10. 音乐、艺术与身体展演的快慢节奏
  11. 相较于慢,快可以如何思考、应用?

读者若想了解更多人类学关于「慢」的研究,不妨浏览PDF中各文章的摘要。

社会与文化现象 #

(1)「妈祖评理室」 - 地方社会的信仰可以有多强大? #

图源《在妈祖面前,没有福建人敢撒谎》
图源《在妈祖面前,没有福建人敢撒谎》

图源《在妈祖面前,没有福建人敢撒谎》
图源《在妈祖面前,没有福建人敢撒谎》

你没看错,在福建鲤城区,真有这么一个地方:妈祖评理室。

据闻,有这么一桩福建民间借贷案:一个渔民不愿意承认自己欠钱,但是警方又没能获取证据,于是……

图源《在妈祖面前,没有福建人敢撒谎》
图源《在妈祖面前,没有福建人敢撒谎》

在福建地区,人们对妈祖的信仰程度已经可以在司法程序中得到体现,离婚财产分配、子女抚养问题、土地、劳资纠纷等问题皆可囊括进妈祖评理室调解。

2022年12月,一对夫妇就在妈祖评理室里,解决了离婚后的财产分配问题和子女抚养问题。

同样是12月,在这个评理室里,社区居民杨先生与邻居林先生,解决了争吵许久的“公共区域鞋柜放置问题”。

他们最终在妈祖和民警的见证下,大家一拍即合,杨先生使用鞋柜右侧两格,林先生可以使用鞋柜剩下的空间。

杨先生与林先生握手言和 | 图源《在妈祖面前,没有福建人敢撒谎》
杨先生与林先生握手言和 | 图源《在妈祖面前,没有福建人敢撒谎》

据闻妈祖发源地湄洲岛更是有着至少12间妈祖评理室,全方位地解决邻里矛盾。

读者如果有兴趣,不妨阅读原文《在妈祖面前,没有福建人敢撒谎》,里面还介绍了妈祖信仰如何介入监狱,以及……妈祖拥有自己的身份证、出行时甚至会有车票、机票、航空餐……

台湾南投看守所请妈祖进监狱绕一圈,保佑收容人员健康平安
台湾南投看守所请妈祖进监狱绕一圈,保佑收容人员健康平安

我记得过去在硇洲和渔民聊天时,渔民爷爷表示不相信封建迷信,比如所谓「与神对话」、「心想事成」,但说起在海上迷航时,他却认为直呼妈祖可以找回方向。

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方方面面,看似「无形」的事物其实时刻左右着我们的生活,一如「妈祖」这一地方信仰,在某些情况下,一度发挥着对地方社会间接治理的作用,同时也塑造着一方水土人民的身份认同。

(2)关于失败的社会学 #

2024年11月14日,「浙江大学」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标题为《24/67656,他们拿下浙大最高层次奖学金!》的推文,引起广泛争议。对此采取批判态度的网友多认为这些标题体现了一种「优绩主义」,将广大学生当作分母来造神,缺乏人文关怀。在网络舆论的「声讨」下,「浙江大学」公众号很快就删除了推文。与此相关,一系列关于「全员保研」、「学霸情侣双双保研」等标题推文也成为讨论的焦点,一个名为「躺平学原理」的公众号所写的《优秀!410寝室,全员未保研!》更是达到了10万+的阅读量。2024年11月19日,该号号主还发现文章《优秀!410寝室,全员未保研!》成为当时255篇10万+阅读量原创文章的第一。

但更值一提的,或许是公众号「南哪助手」发布的征稿系列「我在南大做普通人」。

「我在南大做普通人」的系列文章都来自南大在校学生的经历自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自认为在校园没有出色的经历,没有十分优秀的学业成绩,没有耀眼的科研成果,没有丰富的实习经历……或许会有人说,考上南大还是普通人吗?博主认为不是,因为换回四年前的博主,博主的高考分数远远够不着南大,但此处所说的「普通」,并非社会主流价值观中的「普通」,如「南哪助手」所言:

普通与否更多是一种自我认知。你是不是普通人呢,不是由社会的普世价值评定的,而是由你自己决定的。

博主认为,仍然执着于「考上南大还是不是普通人」,这其实仍然是按照社会定义思考的思路。而博主所想分享的社会学与人类学,正是以挑战惯常的想法和规范为特点。此外,这两年互联网上到处充斥着「就业难」、「学历贬值」的声音,与之相关的「青海摇秋招」、「985青海摇」等视频的火热,或许都与人们反感前述「精英模板」2般,开始不断挑战人们对于传统叙事中「成功」与「失败」的定义和想象。

大家或许都开始思考,没拿到奖学金就是「普通」吗?没考上研就是「失败」吗?从事一份看起来并不「体面」的工作就是「失败」吗?找不到工作或失业了就是「失败」吗……

从社会学的角度怎么理解「失败」?或许会有很多个答案,但我认为有一点是基础,即如前所述,挑战过往社会告诉我们关于「失败」的定义。

台湾大学的李明璁认为,当遭遇了社会或自己定义的「失败」后,实际上是拥有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韧性,因为不遵循社会框架的同时,就开始向外发展了别的可能性。失败不见得一定是成功的对立面,它可能象征着一个阶段的结束,一旦离开了既有的环境,才可能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的方向,重新启程。当我们开始能够试着去反省何谓成功,何谓失败的定义,才能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扮演符合社会期待的角色人的同时,亦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保有省思能力的自体人。

以下是《失败者社会学》的指定与延伸阅读书目,读者可以结合B站中的视频学习。

《失败者社会学》十讲 阅读书目
被烙上污名的人
平等的人
必读:《污名
选读:《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精神病院
被惩罚规训的人
自由的人
必读:《规训与惩罚
选读:《性史
被无奈牵引的人
主动的人
必读:《单身者舞会
选读:《写作理论纲要》、《區判
被体制放弃的人
看穿的人
必读:《学做工
选读:Paul Willis (2004) “Twenty-Five Years On: Old Books, New Times.” In N. Dolby & G. Dimitriadis eds. Learning to Labor in New Times.
被理想牺牲的人
抗拒的人
必读:《马克思背后的女人
被戴上面具的人
自觉的人
必读:《黑皮囊,白面具
选读:《大地上的受苦者》、《黑色吶喊
被逐出街头的人
互助的人
必读:《泰利的街角
选读:《街角社会》《貧窮文化
被消费左右的人
脱困的人
必读:《工作、消費與新貧
选读:《消费社会》、《流动的生活》、《第4消费时代
被恐惧占据的人
勇气的人
必读:《恐懼的原型
选读:《焦虑的意义》、《无边的恐惧》、《孤独
被荒谬笼罩的人
希望的人
必读:《薛西弗斯的神話

关于「失败」,博主还想再多说两句,临近毕业,博主其实也在迷茫之中,很早之前,博主写过一篇博文《在家》,表达过对于母亲期望博主从事银行工作的「恐惧」,如今再回想,只觉得当初还太过幼稚,阅历过浅,在理论里自我陶醉太久,还真是「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即眼高手低。平心而论,博主在学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也没有特殊的手艺或技能,却空有一番自我感动的矫情……博主认为,个人的认知十分重要,我是否也被理论欺骗了?是否被社会长期的期望欺骗了?即便不谈论一个小县城的银行职员职业,甚至是一个农夫,一个念了四年大学的所谓大学生选择了这样一个职业或身份就是「不体面」吗?就真的是一种「浪费」吗?当然,这不是说博主肯定母亲的期望就是最好的选择,而是要努力思考,自己是否有期望寻找另一些可能并为之付出行动——毕竟,如果一味接受了母亲的期望,那和「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般屈从于社会传统期望有什么区别?真正的做法应该是想办法去为自己寻找更多可能,去寻找一个自己愿意为之努力的方向。

文章 #

(1)2023年台湾大学与台湾中山大学社会学毕业致辞 #

有时候,旁人问起我「社会学」是「干什么的」时,我时常会觉得有些难为情,一来自身确实没有十分深刻的体悟,二来也不知如何表达,但在浏览过台大与中大的社会学毕业致辞,却别有一番感受,自认即便是完全不了解社会学的读者,也可以通过这两篇致辞对这一学科感受一二。

台湾大学社会学教授柯志哲在《台湾大学社会学系2023小毕典致词》中对学生们提出了两点期望,一则「谨记着这四年来从社会学中学到的道理」,二则「做个有故事的人,且用社会学说故事」。就第一点而言,如同Peter Berger(彼得·伯格)所说,社会学提醒我们,我们经常是社会的傀儡,但我们跟傀儡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缠住我们的千丝万缕,而这是迈向自由的第一步。柯志哲认为,社会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身在社会中遭受到的不公、冲突——这些或许源于我们的性别、性倾向、家庭、族裔、出身等等,帮助我们看清一座公司的权力结构、劳资关系、社会以及人群关系。四年的社会学教育应当是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个体的行为如何收到种种社会制度以及社会结构的影响;就第二点而言,借助社会学,我们或许可以成为一个拥有故事,同时也能讲述故事的人。柯志哲教授没有展开来讲,但我认为学会「讲故事」,才能更好地让他人了解自我,同时也使得自我学会发现他人身上的故事,进而更好地找到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

国立中山大学社会学教授万毓泽在《中山大学社会学系2023小毕典致词》中的讲话则更凸显「人文关怀」。相信在竞争激烈的当下,我们大多人都相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是极其黑暗、凶险和残酷的,但万毓泽认为,「社会并不仅仅是一个战场或竞技场;社会也应该是一个温暖而包容的共同体。社会能够运作,绝对不只是因为『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割喉式竞争,而是因为同时还有合作、互助、扶弱、利他等价值。这些价值是让一个社会更温暖、更适合人居的关键。」

(以下加粗黑体字为博主所为)

以上这些话,并不是在唱高调。事实上,很多人口中的「丛林法则」,并不真的理解丛林。在真实世界的丛林中,生物绝对不是只有弱肉强食,而是还有物种内部、甚至跨物种的共生与协作。人类也是如此。演化人类学与政治人类学的研究告诉我们,生活在丛林当中的采猎部落,充满了娱乐、游憩、互助,以及高度平等的政治生活。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演化史给予我们的启发是:驱动物种演化的力量,不只是个体与个体的竞争,或是团体与团体的竞争;同等重要的,还有个体与个体的合作,以及团体与团体的合作。因此,竞争固然重要,但社会也需要建立一种彼此关怀、支持和协作的文化。而且,晚近的许多跨学科研究都指出,人的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有深刻的演化与生物基础。人会因为他人的痛苦而悲伤,因为他人的幸福而快乐,是因为人(以及部分其他物种)拥有以镜像神经元为基础的感同身受的能力。人会厌恶不平等,在意事物的公平性,在多数情形下也愿意合作与付出。人的行动经常是出于「内在动机」,而不只是回应「外部诱因」。

不止于此,万毓泽还认为比起崇尚少数成功精英的社会,一个互助的社会整体而言更有竞争力,也更适合多数人生存——「除了霍布斯的《利维坦》,我们也需要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因此,社会学的学生应该「带着同理、关怀、反思的精神投身到社会的每个领域」,关注身边的人、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困境。

(2)卢晖临谈如何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 #

在一次和湘云的交流中,他提到了北京大学社会学卢晖临教授写的一篇文章《文史训练与社会学想象力的养成》,读过以后,我也同样为卢教授拍案叫绝。

「社会学的想象力」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C. Wright Mills(C.赖特·米尔斯)提出,他也是《社会学的想象力》的作者。

那么,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博主坦诚,没有读过原著,不敢妄加描述,因此决定援引维基百科及卢晖临教授的《文史训练与社会学想象力的养成》一文进行说明。

根据维基百科,社会学的想象力是「社会学研究的心智品质,强调在个人经历与社会关系中建立联系」。

米尔斯强调社会科学家的关键任务是「将个人困扰转变为社会议题」。困扰与议题的区别是,困扰只与个人有关,而议题则与一群人相联系。例如,一个找不到工作的人是陷入了困扰,但是一个高失业率的城市则是遭受了社会议题。然后社会学家,将他们的个人经历和挑战与社会制度巧妙地联系起来。社会科学家再将这些制度和社会结构联系起来,并将其置于历史叙述之中。

卢教授概括为「一种在个体和社会之间,在微观的个人困扰和更宏大的历史进程及社会结构之间建立联系和转化的思考能力」。

概而言之,社会学的想象力大概可说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社会与历史联系在一起的能力。

不过在这,卢教授要详细讨论的并非「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定义,而是「如何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卢教授很实在地指出「社会学」本身并不生产知识,社会学的知识来源于对社会的观察,他进而从中又区分出了「社会学人」与「社会人」。所谓「社会学人」往往是指接受学院和体制系统教育,学习和掌握社会学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的人,而「社会人」则更多指「通人情、明事理、知世故」的人。正因为社会学以社会和「社会人」作为研究对象,且研究资料的获取也严重依赖于人与人(包括「社会学人」和「社会人」)之间的交往,因此,卢教授很清晰地呈现了他对社会学的想象力的讨论切入点:如何统一「社会学人」和「社会人」是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关键

「社会学人」往往是生活轨迹单一、社会经历欠缺的青年学生群体,因此作为「社会人」的能力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针对这一情况,卢教授提出了两种方法:

  1. 增加社会历练,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丰富阅历
  2. 阅读文学作品

如文章标题所言,卢教授要讨论的主题是「文史训练」与「社会学的想象力」之间的关系。首先,从文学的角度来看,阅读文学的目的其实可以被视为消减不同个体之间生命历程不同阶段之间的隔膜,缩短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生活和心理距离,让研究者「在交谈中提出更适宜的话题」、「更加懂得如何跟他们进行情感交流」、「更加能够理解他们欲言又止、欲说还休之处」,颇似「将心比心」,这是走向「社会学的想象力」基础条件。当然,仅仅是「社会人」显然还不具备「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人」的经验还需要被「洞察」,而「历史的视角」又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因为研究历史可以获得「跳出身处的当下看当下」的敏感性——个体可能对自身所处的时代习以为常或习焉不察,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但历史的视角「促使我们去思考过去何以走到现在这个基本的问题,促使我们去揭示那些形塑当下的历史进程和社会经济条件」,带着历史的敏感性,我们才能「认清历史结构和自身的位置」,超越为所处时代局限的「社会人」的经验,对现实社会做出更深刻的研究。总的来说,既然「社会学的想象力」需要将个人、社会和历史联结起来的能力,那么便相应提出了个人如何与社会联结,以及个人如何看待历史的问题,而卢教授则是从文学阅读和历史训练两个角度分别做出了回应。

文章通俗易懂,思路清晰,展示如下,以飨读者。

(3)努力陷阱:社会结构化的奋斗与劣势的再生产 | Effort Traps: Socially Structured Striving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Disadvantage #

摘要:直觉告诉我们,一个人为摆脱贫困付出的努力越多,成功的概率就越大。一项为期两年、针对低收入黑人成年男子的民族志研究结果挑战了这一直觉。这项研究的参与者遇到了两层努力陷阱(effort traps)。首先,学校和生活环境经常促使参与者为摆脱贫困和实现长期目标而过度努力。其次,事实证明,参与者的努力不仅徒劳无功,反而适得其反,使他们继续承担难以承受的工作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导致精疲力竭和失败。努力陷阱是一种以前未被认识到的社会再生产机制,它是一种结构化的方式。来自低收入家庭、雄心勃勃的年轻人可能会失败,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尽最大努力,而恰恰是因为他们尽了最大努力。

Tom Wootn | 图源:https://www.lsu.edu/hss/sociology/people/faculty/profiles/wooten_tom.php
Tom Wootn | 图源:https://www.lsu.edu/hss/sociology/people/faculty/profiles/wooten_tom.php

这是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社会学系的助理教授Tom Wooten(汤姆·伍顿)在哈佛大学就读博士期间撰写的文章,由陈荣钢翻译。Tom Wooten 主要关注「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的生活和挣扎」( the lives and struggles of people living in poverty)。在美国,贫困被认为往往受困于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定义了贫穷的经历,并且使得贫穷永久化。这些制度包括低薪雇主、阶级和种族隔离的社区、学校、学院和剥削性的金融服务等等。

在文章中,Tom Wooten 通过两年的民族志案例研究揭示了一个十分「反常识」的现象,即「努力」不但无法兑现成功(如实现社会流动)的承诺,相反,它甚至是个人「失败」的重要原因。这涉及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努力陷阱」的概念,具体来说,指「结构性环境促使受压迫的人们不可持续地付出努力,导致劣势的再生产,以至于更加努力只会让他们难以实现目标或加速他们的失败」,毕竟,「作为人类,我们有身体和精神上的极限,当我们被诱导超越这些极限时,我们会精疲力竭并失败」。

这篇文章的社会学意味很明显,例如作者将「努力陷阱」与种族、阶级、不平等联系,并认为「努力陷阱」是社会再生产3的结果,以及「过度努力而失败,可能是一种社会结构的结果,而不是个人倾向的结果」。

博主选取这篇文章并非是带有「努力无用」、「读书无用」的倾向或立场,而是试图通过该文章表达「社会生活极其复杂」、「制度如何作用于个人」,进而说明社会学如何从「制度」、「社会」的角度来挑战我们本习以为常的观念或态度。

如果读者对本篇论文感兴趣,不妨阅读陈荣钢翻译的完整译稿

影视 #

《北方的纳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 #

纳努克
纳努克

《北方的纳努克》是由被誉为「纪录片之父」的Robert J. Flaherty(罗伯特·弗拉哈迪)于1922年拍摄的一部无声电影,这部电影也被视为电影史上的「第一部纪录片」,呈现的是北极圈原住民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家在严寒北极中的生计和生活,涉及纳努克一家与白人的毛皮交易、捕猎海豹、制作雪屋「伊格鲁」(igloo)等等。

在影片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部分在制作房子上。

那努克一般直接用刀将被风吹得很硬的积雪切成一块又一块,然后将一块又一块积雪搭成半球形,进而建成雪屋「伊格鲁」,而为了抵御寒冷,还需要用雪填塞「伊格鲁」上的每一个接缝和空隙。

从「伊格鲁」钻出来的纳努克
从「伊格鲁」钻出来的纳努克

爱斯基摩人制作雪屋具有独特的方式和智慧,例如,他们会在雪屋上切开一个洞,然后将透明冰块嵌入——作为窗户,再将切下来的雪块放在一边以反射光线。

纳努克在为「伊格鲁」取光
纳努克在为「伊格鲁」取光

当然,影像中还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小细节,如纳努克手上的刀子用海豹牙制成,在制作雪房时,他会用舌头舔舐刀身,这样刀身就会覆盖一层光滑的冰,以便切雪;摩擦鼻尖,是爱斯基摩人的亲吻方式;爱斯基摩人日常以苔藓为燃料,炉子则以海豹油做燃料、苔藓做灯芯;在「伊格鲁」中,温度必须保持在冰点以下,以防止屋顶和墙体融化;北极的雪干燥如沙,因此雪橇的滑轨必须擦拭成冰方能滑得更快,纳努克的做法是将含在口中的水吐洒,而后用手抹开,待其结冰。

爱斯基摩人并不会固定住在一个地方,而是会随着食物而奔忙,这也是狩猎采集社会的一大特点。对纳努克一家而言,生活似乎就是在建造「伊格鲁」和猎杀海豹以及在进行两者的路上。

纳努克一家会捕鱼,也会猎杀海豹,在猎杀海豹以后会用刀具切开皮肉,直接食用。按照导演的说法,爱斯基摩人最渴望的是海豹的肉,海豹肉提供了生存所必须的全部热量和营养,「爱斯基摩人吃鲸脂」是误解,他们如同西方人使用黄油那样使用鲸脂。

生食海豹肉的纳努克
生食海豹肉的纳努克

尽管《北方的纳努克》在当时的电影市场上获取了不小的成功,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后来纪录片以及民族志影视的发展,但其本身也有着不少争议,例如纳努克(Nanook)本名 Allakariallak,弗拉哈迪选择「纳努克」(伊努克提图特神话中的「北极熊」)一名是因为他认为这个名字更真实、更有市场;同时,当时纳努克其实经常使用猎枪打猎,但弗拉哈迪鼓励他按照近代祖先的方式打猎,以捕捉因纽特人在欧洲人殖民美洲之前的生活方式;此外,弗拉哈迪被认为在电影中进行了许多摆拍,刻意放大或突出了某些景象。最具争议的地方在于,弗拉哈迪离开北极圈两年后,纳努克死去的消息传来,有说法是纳努克因主动参与拍摄而没能储备食物,因而饿死,也有说法是纳努克因患肺结核而死去。

针对《北方的纳努克》的评论有很多,但更吸引我的是「看见」地球遥远另一端一个完全陌生民族的生活方式。虽然看完影片,我没有异常深刻的触动,不过在此分享几个视角:

  1. 人类学的研究视角:人类学家Marcel Mauss(马塞尔·莫斯)研究爱斯基摩人的社会生活和结构,著有《爱斯基摩人的季节性变化》,讲述爱斯基摩社会生活模式如何随同冬夏两季发生变化。如有兴趣,可阅读莫斯原文章,或相关评论,如《時間之外一切封凍:讀Marcel Mauss<愛斯基摩的季節變換>》。
  2. 爱斯基摩人本身:我认为有两则豆瓣影评写得很好:

文明社会的人谈及活着,诞生出了许许多多的文化,历史、哲学、艺术、宗教等等,如果问这个勇敢的猎手纳努克,“活着是什么?”他大概会给你一块生海豹肉。和野蛮人作比较,我并不觉得离谱,人类学家研究原始部落,多半是研究自己,研究抛开了这一切文明之后人类的样子而已。所以活着是什么?当然没有答案,不过这大概和在风雪中捕猎一只海象并且一步一步地拉回去有关。

纳努克一家每一天都是拿出全部的热情,全部的力量去生活,但是他所追求的,或者说能追求的仅仅是找到食物,填饱肚子。活着,已经是他们的最高理想。想想现代人无病呻吟的生活状态,在高大的纳努克面前,觉得十分汗颜……

言论 #

人类学者袁长庚:「快」与「慢」 #

我觉得“快”不见得是绝对速度快,但是它会拒绝你在点和点,阶段和阶段之间形成段充分表述,这样才给你一种快的感觉,所以我们现在反过头来想一个问题,在我们整个都市现代性的表述里,它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给“快”做一个论证:让你快速实现积累,好像你快步地跨越完人生的一些苦劳似的阶段之后,你就可以充分地去享受人生。

但是这个假设本身是值得怀疑的,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一个男孩20多岁的时候很窘迫,住在城中村里,用最现实的标准来说,我们会认为这样的男人不应该恋爱,因为他提供不了一个所谓的坚实的物质基础,好像只有等他经济自由了,才可以有大把的精力去追求想要的情感生活。

但什么叫“爱”呢?一个人爱另外一个人的能力,不就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磨练当中吗?比如说今天早上起来之后我俩觉得生活没有那么宽裕,没有那么自如,但是我们非常微妙地维持着二人世界向前前进的过程,凭什么这个状态就不值得被信赖了?凭什么等到一个人 40 多岁,财富自由了,那个时候他就值得被信赖了

所以在“快”的假设里面,或者说那些试图将“快”视作一种文化的人,其实背后涉及到了一个 temporality (时间感)的问题:他假设时间就是要在不同的状态下处理完不同的问题,就像我们中国人喜欢讲的一句话:在该有的年龄做该做的事情。比如到了这个年龄你就该结婚生子了。这都是一些很奇怪的假设,我觉得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取决于他跟这个世界的关系,而不是时间点

在 1978 年的时候,“快”有它的必要性,如果我们不经历这个阶段,也无法从过去那种匮乏的恐慌中苏醒过来,但现在很多人试图把历史的“权宜之计”当作一种常态化的表述,并要求人们一直生活在历史的例外状态中。如果你具备基本的历史视角,就会发现过去四十年这种充满各种承诺和可能性的生活,在人类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常态,如果你把这种经验当作理解世界的极限,并冠以文化上的合理性,那会很可怕。

我们看各种各样的民族志材料,不管是怎样的社会,只要你跟一个人深入交流便会发现,没有人想过只搞钱的日子,或者说恰恰是搞钱的人才更需要意义表达,因为金钱本身并不提供充分的社会意义,所以人才需要艺术、思想和有品质的闲暇生活。

—– 《过去几十年的“速度”只是历史的例外状态,我们不得不重新学习“慢”》

书籍 #

以「工作」为主题,其实是因为我在豆瓣标记的第一本书籍是《工作的意义》,因此在写作这一期周刊时,我第一个纳入《工作的意义》,而后在此基础上思考主题。

从社会学或人类学的角度思考工作,我认为大卫·格雷伯的《毫无意义的工作》比较出名。选择《石器时代经济学》,则是因为我记得萨林斯希望能以人类学的视角推翻人们关于原始人过得十分困苦的迷思——相反,现代人在许多层面上过得还不如原始人幸福。原始社会虽然生产力并不发达,但人们的温饱相对容易满足,工作时长也十分短暂,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也更加紧密,相比之下,当代人一天高强度工作八小时以上,但工资增长缓慢,人的生活满足感没有质的提高,人与人的关系也并不亲近等等。《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是这里面我唯一看过的书籍,鲍曼在书中为我们介绍了「工作伦理」,读者若有兴趣可阅读《阅读札记 |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静寂工人》则是我在袁长庚老师的动态中发现的书籍,也是我十分期待阅读的一本所谓「伤心民族志」,虽然当初标志似乎只是因为袁老师的几句描述……

《工作的意义》 #

作者 [英]詹姆斯·苏兹曼(James Suzman)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副标题 从史前到未来的人类变革
原作名 Work: A History of How We Spend Our Time
译者 蒋宗强
出版年 2021-3-1
页数 360
定价 68
ISBN 9787521728668

《毫无意义的工作》(大陆译本) #

作者 大卫·格雷伯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原作名 Bullshit Jobs: A Theory
译者 吕宇珺
出版年 2022-7
页数 408
定价 79.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21743883

《毫无意义的工作》(台译本) #

作者 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副标题 論狗屁工作的出現與勞動價值的再思
原作名 BULLSHIT JOBS
译者 李屹
出版年 2019-1-30
页数 448
定价 NT$55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64776092

《石器时代经济学》 #

作者 [美]萨林斯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修订译本
译者 张经纬/郑少雄/张帆
出版年 2019-4
页数 435
定价 52.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8063953

《静寂工人》 #

作者 魏明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副标题 码头日与夜
出版年 2022-10
页数 176
定价 45.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08179165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

作者 [英]齐格蒙特·鲍曼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原作名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译者 郭楠
出版年 2021-9
页数 180
定价 45.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2036107


  1. 这一部分总会让我想起袁老师和我们聊到进入田野的前提是融入田野,我想,所谓的融入或许涉及「慢」的技艺吧,不过,这样的技艺具体要怎么操练? ↩︎

  2. 如标配般的全年级第一、核心期刊n篇文章、志愿时长n小时、专利n项…… ↩︎

  3. 此处的「社会再生产」主要指通过社会结构、文化观念和实践,将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和现状延续到下一代的过程。 ↩︎